蔡氏始祖叔度公陵园
蔡氏始祖叔度公陵园位于上蔡县城西一公里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蔡氏始祖叔度公陵园是由“世界蔡氏修建蔡侯陵园筹委会”集资修建。陵园于2005年动工兴建,规划占地总面积186亩,工程分二期实施。2008年4月12日,在此隆重举行了第一期工程落成典礼,世界蔡氏宗亲7000多人纷纷回上蔡参加了落成典礼仪式和祭祖活动。第一期工程占地面积33亩,投资600多万元人民币。这座三门四柱式石牌坊高10余米,宽18米,石牌坊正门上方熠熠生辉的“蔡氏始祖叔度公陵园”9个金色大字为江泽民同志亲笔。蔡叔度,姬姓,名度,周文王第五子。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克商,封其同母弟叔度于蔡地,始建蔡国(蔡国为西周时期十二大诸侯国之一)。古人以国为氏,蔡叔度就是天下华人蔡姓之祖。周武王二年驾崩,成王幼立,暂由周公旦代行国政。东居三国管叔、霍叔、蔡叔认为“周公将不利于成王”,“乃挟武庚以作乱”,史称“三监之乱”。周公为巩固周朝政权,奉命东征,诛武庚,杀管叔,废霍叔。周公因念蔡叔度有功于国,忠于成王,所以就掳蔡叔度与十辆车及70名随从囚禁于郭邻(今蔡叔度陵园西侧的蟾虎寺),公元前1038年,蔡叔度卒于郭邻,葬于此地。
李斯墓
李斯 ,战国末年楚国上蔡人。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辅佐秦始皇统一六国,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统一车轨、 文字、度量衡等。被赵高陷害, 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 ,并夷三族。李斯墓位于李斯楼村,2000年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李斯楼是李斯的出生成长的地方。直到现在李斯楼村的居民都姓李,说是李斯的后代。他们至今留下一个习俗:就是不置坟头。理由是李斯被杀没头。这也是让李斯楼的人们对李斯的纪念。墓西不远处有李斯跑马岗和李斯饮马涧。据传,李斯青年时期经常在此处纵马驰骋,后人便称此处为跑马岗和饮马涧。西汉建立后,不再追查李斯家族之事,李斯的学生在西汉为官的好友吴公认为公开迁葬李斯时机已经成熟,派人与李七楼曾经掩护过的李斯幼子及李氏后人联系,希望族人把李斯葬在家乡,让他魂归故里,就这样李斯迁回故土。唐朝诗人胡曾专为李斯墓题了诗,其诗曰:“上蔡东门狡兔肥,李斯何事忘南归?功成不解谋身退,直待咸阳血染衣。”宋朝大诗人刘敞也为李斯墓题了诗。诗为:“二事三公何足论,忆牵黄犬出东门。天人忌满由来事, 枉持沙丘有旧恩。”
陈蕃公园
陈蕃公园位于平舆县城区北部,陈蕃路与东皇大道交叉口。总面积128亩,绿化率达82%。2006年11月动工,次年开园。该园为纪念平舆历史文化名人——东汉太傅陈蕃而建。公园正门汉白玉石坊巍然耸立,门前双狮雄踞。公园中心陈蕃塑像迎风矗立,浮雕玉壁玲珑剔透,陈蕃墓静卧在松柏之中,太傅碑肃然屹立,莲花湖波光粼粼,小桥流水清新怡人。公园四周,兰桂竹菊各成林苑,曲径奇石相映成趣。园中散置顽石、小品。公园北部建有陈蕃廉政事迹展厅,兼具城市书房的功能。陈蕃公园的建成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一处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也成为陈蕃后人寻根谒祖的精神家园。
悟影塔
悟影塔(无影塔)位于河南汝南城南,俗传冬至正午无塔影,故称无影塔;相传为唐代和尚悟颖所建 ,故又称“悟颖塔”。塔面南而建,呈六角形,为九级楼阁式砖塔,高二十余公尺。塔身自第一层以上宽度渐小,高度亦均匀递减,故塔之轮廓呈现优美之抛物线形。塔身下为单层须弥座,束腰部分嵌有砌砖雕花卉及动物画像。塔身第一层南壁有圆券门,北壁有砖刻四抹球纹格扇门,其余四壁则有砖刻球纹格眼之方形假窗及破子棂假窗,造型优美,玲珑秀丽。塔檐下为仿木结构之斗栱装饰,各层塔壁或嵌砌佛像雕砖,或辟设圭门、壸门、圆券门。翼角下为砖雕双瓣之老角梁头,衬以砖雕飞檐、瓦件,形似飞鸟展翼。整个塔体外廊呈抛物线形 ,塔身基座为单层须弥座 ,座之束腰部分用横柱分隔 ,横柱间的砖面上 ,雕有山羊一对 ,童子两个 ,还有莲花、牡丹、腊梅、桂子等花卉图案及盆景。在须弥座上 ,设五铺作斗拱 ,斗拱上有撩檐枋台数室 ,塔檐下砖砌仿木结构的五铺作出的双抄斗拱 ,塔身九层。
宝严寺塔
宝严寺塔位于驻马店市西平县城区内。始建于北宋时期,明嘉靖二十五年、清光绪二十八年两度修葺,1980年省政府拨资重修。西平宝严寺公园于2017年11月建成,主要是围绕宝严寺塔和抗战阵亡将士纪念塔修建而成的绿地公园,占地面积1.12万平方米,北至西平大道,南至东关广场,西至文化路,东至完全中学。
秀公戒师和尚塔
秀公戒师和尚塔,又称普照寺塔,位于平舆县李屯镇普照寺村。普照寺是金皇统年间所建,天德年间,秀公戒师和尚为该寺住持,明昌四年(1193年)圆寂,次年八月弟子广全等为其建塔一座,名曰“秀公戒师和尚塔”。如今寺院早毁,仅存此塔。塔为六角七级楼阁式密檐砖砌塔,通高14米。塔壁错缝平直,各级檐层砖模仿木斗拱,砖雕细致精美。二级南面设塔门,嵌有塔铭:“金明昌五年甲寅八月”。三级北面设望窗,四至七级均设虚龛。塔身逐级内敛,由相轮和宝珠组成。该塔建筑结构严谨,具有极高的建筑审美和考古价值。虽历经千年沧桑,仍保存基本完好。1963年该塔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在该塔附近区域发现有宋金时期的数件历史文物。2022年,李屯镇在塔基周边建成文化小游园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