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10-17 10:07
信息来源:
驻马店日报
基层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矛盾纠纷化解是基层治理的“必答题”。近年来,上蔡县以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创新机制、整合资源、下沉服务,构建起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基层治理新格局,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交出了一份社会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的亮眼答卷。
整合资源:
从“分散作战”到“握指成拳”
走进上蔡县综治中心,引导受理区的电子屏滚动播放着服务流程,多元化解区的调解室里不时传来群众的交谈声,指挥调度区的工作人员正实时监控全县矛盾纠纷动态。这个集综治、信访、司法等27个单位和16个行业性调委会于一体的“矛盾化解综合体”,打破了以往部门“各管一段”的壁垒,形成了“1+16+27”的协同作战格局。
“以前解决邻里纠纷,可能要跑派出所、司法所好几个地方,现在综治中心‘一站式’服务,连法律咨询带调解,半天就有了结果。”家住芦岗街道的居民李某感慨道。今年6月,他因邻居张某遛狗未牵绳导致腿部被咬伤,双方因赔偿金额争执不下。来到综治中心后,工作人员立即启动“三源共治”机制,联合法律服务团和心理疏导员介入,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
据统计,综治中心自规范化运行以来,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944件,成功化解871件,化解率达92.27%,群众满意度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
创新机制: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
“矛盾化解,既要‘治已病’,更要‘防未病’。”上蔡县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在综治中心建设中,突出“预防为先”理念,将脱贫攻坚网格化管理与“一村一警”机制深度融合,组织网格员、调解员、治安主任等力量,对婚姻家庭、邻里关系、征地拆迁等重点领域开展“拉网式”排查。
今年3月,洙湖镇网格员在走访中发现,两户村民因宅基地排水问题积怨已久,随时可能引发冲突。综治中心接到线索后,立即指派土地资源行业调委会介入,通过“以案说法+情感疏导”的方式,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最终不仅解决了排水难题,还促成两户签订了《邻里互助协议》。
数据显示,通过“排查-预警-化解”闭环机制,上蔡县今年已有效预防民转刑案件32起,矛盾纠纷平均化解周期缩短至5个工作日,较去年减少40%。
下沉服务:
从“群众跑腿”到“服务上门”
“感谢综治中心的同志,大老远跑来帮我们调解,不然这事儿真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近日,杨集镇村民王某握着调解员的手连声道谢。原来,王某与外地客商因农产品收购款产生纠纷,综治中心了解情况后,启动“流动调解”机制,联合市场监管部门上门取证、现场调解,3天内便为王某追回欠款8万余元。
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上蔡县在361个村(社区)设立综治工作站,配备专职调解员和法律顾问,对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上门调解”服务,对复杂纠纷实行“县乡联动”调处。今年以来,全县村级综治站共化解邻里、土地等“微纠纷”600余件,占纠纷总量的63%,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从“分散治理”到“系统治理”,从“问题导向”到“源头治理”,上蔡县综治中心以规范化建设破解基层治理难题,用数据和实效诠释了“小中心”撬动“大平安”的治理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