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02-28 17:28
信息来源:
2025年2月27日,驻马店市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市气象局、水利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林业局、农业农村局、城市管理局、交通运输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消防救援支队、应急管理局等相关单位对我市2025年3月份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风险形势趋势进行了会商分析、评估研判,通过会商形成以下报告:
一、气候趋势预测
预计3月份全市降水量在45~55毫米之间,较常年同期(44.7毫米)偏多0-2成。平均气温10~11℃,较常年同期(9.7℃)偏高0~1.0℃。
二、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形势分析
(一)气象方面
预计3月份气温冷暖波动较大,在中旬中期至下旬前期冷空气阶段性活跃,可能出现倒春寒天气。
3月份主要天气过程为:3月上旬前期,全市中到大雨(雪),局部暴雪;3月中旬中期,全市有小到中雨;3月下旬前期,全市有小雨。
(二)水利方面
截至2025年2月28日8时,宿鸭湖水库水位51.95米,蓄水量173.87百万方;薄山水库水位110.55米,蓄水量157.74百万方;板桥水库水位109.06米,蓄水量195.41百万方;宋家场水库水位183.78米,蓄水量54.74百万方。大型水库总蓄水量581.76百万方。
(三)地质灾害方面
地质灾害具有滞后性、隐蔽性、突发性,各部门始终保持清醒和定力,守牢安全底线,进一步排查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做好常态化防灾减灾工作,细化实化地质灾害防范各项措施。
(四)林业方面
3月份,气温快速回升,若无有效降雪或降水,林区植被将在短时间内再次变得干燥,森林火险等级逐步提升。天气转暖,周末进山入林休闲游玩人员较多,野外用火会相应增多。涉林单位相序复工复产,春耕春播活动增多,野外生产用火行为增多,森林防火难度进一步加大。
(五)农业方面
3月份是小麦春季管理的关键时期,预计3月份全市可能会出现低温雨雪天气,可能发生小麦病虫草危害,“倒春寒”会对小麦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六)城市管理方面
3月份气温回暖,但也容易出现低温、大风等极端天气,给城市道路清扫带来安全隐患,供水、燃气等管网安全运行风险加大,影响城市水气暖保供。另外,大风天气易造成户外广告牌、标志牌、构筑物等倾倒脱落。随着餐饮等企业全面复工,燃气用量显著增加,易发生爆炸、火灾、中毒窒息等事故。
(七)交通运输方面
3月份,出游踏青人群增多,交通运输任务活跃,旅游客运和包车客运运行率较高,乘坐交通工具出行呈现多样性,增加了安全隐患产生的不确定性。全面复工复产后货运量将显著增长,道路交通风险增大。
(八)文广旅游方面
3月份,气温逐步上升,外出游玩人数增多,景区、景点附近车流、人流量大,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人员踩踏事故等风险增大;娱乐设施设备及其附属配套装置高负荷运行,维护保养不到位易引发安全事故。
(九)建筑施工方面
施工企业复工后员工心态调整不到位、安全思想松懈,不系安全绳、不戴安全帽、为图“省事”违章操作等现象突出,施工现场防护措施落实不到位,高处坠落和物体打击风险高;部分施工企业赶工期、抢进度,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
(十)消防方面
生产经营活动活跃、学校集中开学,用火用电增多,机器设备满负荷运转,加之部分老旧小区、商住混合体、“九小场所”消防安全条件基础薄弱,电气线路老化、电线私搭乱接、飞线充电等易引发电气火灾,消防通道堵塞、消防设施设备不完善等也易引发事故。
(十一)矿山方面
非煤矿山企业在节后复工复产过程中,可能存在检维修作业隐患和安全措施落实不力、作业监护不到位、安全培训不足、思想松懈以及违章作业行为等风险,易发生机械伤害、高处坠落、冒顶等事故。
(十二)危化工贸方面
危险化学品企业作业前风险辨识不到位、作业审批流于形式、作业监护缺失、安全措施不落实,特别是动火作业气体分析不到位、未配备灭火器材等易引发事故,安全风险高。工贸企业大量开工,检维修作业受交叉作业、外包作业等因素影响,安全风险辨识不到位、违反操作规程作业等易引发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事故,安全风险高。
三、会商建议
(一)气象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工作。
(二)水利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和土壤墒情变化,及时收集掌握雨情水情旱情工情监测信息,做好水利工程日常巡查,科学管理调度水源,做好水源保障工作。
(三)自然资源部门要强化预警预报;加强宣传演练,利用汛前有利时机,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加强巡查排查,切实做好地灾点的排查巡查核查工作;坚决避险转移,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不落一户、不留一人,同时做好避险转移人员的安置管理工作,在隐患点未确认安全以前,坚决杜绝人员回流,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四)林业部门要强化防火宣传教育,提高防火意识,教育引导群众进一步树牢“带火不进山、进山不用火”意识;严格管控野外火源,有效消除火险隐患,确保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强化应急准备,做好早期火情处置,各级森林消防专业队和半专业队要严阵以待,提前部署相关工作,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五)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病虫害防控,开展病虫监测预警,大力推进统防统治,确保夏粮生产提质增效;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科学制定预案,切实做好“倒春寒”下的防灾减灾工作,及早做好各项物资和技术准备,落实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减轻灾害影响。
(六)城市管理部门要加强低温天气的城区道路清扫工作,防止地面湿滑给城市道路带来安全隐患;做好城市供水、供气和供暖相关工作,及时对公用设备设施进行隐患排查,消除隐患,保障广大居民正常生产生活需求;做好极端天气应对,遇有大风降雨天气,应及时停止高空作业,加强沿街广告设施排查,预防高空坠物等。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深化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加强日常巡查检查,对餐饮场所安装燃气泄漏报警与其联动的切断装置等情况进行“回头看”,确保安装到位、规范使用;要强化瓶装液化石油气管理,严查非法储存、运输、充装、销售等行为,形成严管高压态势;全面排查燃气地埋管道,严防管道破损、地面沉降、第三方施工破坏等引起燃气泄漏。
(七)交通运输、公安部门要加强对“两客一危一货”的安全监管,加大路面执法管控力度,严查“三超一疲劳”和酒驾醉驾,持续严管交通违法行为,引导群众形成良好的交通出行习惯;加强安全警示,督促交通运输类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合理安排运输任务,严格执行车辆检查维护、驾驶人员教育培训、车辆动态监控等安全管理制度,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预防道路交通事故。
(八)文广旅游部门要加大对景区内观光车、索道、缆车、游乐等设施设备隐患排查力度,对达不到安全标准和要求的,坚决停止运营和使用。督促指导旅游景区、公共文化场所和经营单位加强流量监测,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确保安全运行。
(九)住建部门要督促复工复产企业组织开展全员安全警示教育,确保人员熟知风险点与防护要求。安全管理人员全程到岗监督,通过现场巡查等手段实时纠正不系安全绳、不戴安全帽等违章行为。复工前对脚手架、塔吊、临边防护等设施进行全面检修,确保防护网、安全绳等物资完好可用。督促企业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确保人员熟悉救援流程及器械使用方法。
(十)消防救援部门要聚焦电动车进楼进栋、违规充电等最不放心环节,持续开展消防安全排查整治,坚决制止“飞线充电”、楼内公共区域充电、家中充电、长时间不间断充电等违规充电行为。同时,结合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行动,聚焦重点场所,进一步加大检查力度,保证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畅通,最大限度遏制火灾事故发生。
(十一)工信部门、应急部门要督促矿山企业严格开展安全风险隐患自查,认真落实隐患整改闭环销号。对复工复产工作要高标准、严要求,消除否决项,按照“合格一个批准一个,绝不降低标准”,坚决杜绝简化程序、“一哄而上”盲目复工复产。督促矿山企业增强依法依规办矿意识,按有关规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保障安全生产基本条件。
(十二)应急管理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趋势,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会商研判,处理险情、灾情;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和信息报告制度,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快速、准确、详实报送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信息。要督促严格落实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责任制,强化设施设备检维修作业管理,严格特殊作业审批,动火、受限空间作业需落实清洗置换、气体分析、专人监护等关键性安全措施,严防因物料泄漏引发火灾、爆炸及中毒窒息事故。督促企业加强对电气设备及线路、特种设备、通风除尘装置、探测报警装置等设备设施的隐患排查整改,防范各类火灾、爆炸事故。督促企业开展教育培训,保证员工熟悉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操作技能,了解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有效应对员工“节后综合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