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4-08-15 17:11
信息来源:
市政协
驻马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对市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028号
提案的答复
驻文广旅〔2024〕92号
李秀娟、徐军、李金枝、陈亚玲、郏宝红委员:
您提出的建议很好,特表谢意!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对此建议非常重视,局党组专门召开会议,研究讨论您提出的建议,现就提案建议答复如下:
一、我市乡村民宿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驻马店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文广旅局积极指导各县区依托本地农耕文化、优势产品、民俗生态等资源,培育农文旅融合发展新业态、打造乡村旅游新品牌、全力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市各县涌现出了一批精品民宿,民宿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
(一)民宿单体建设情况
民宿作为乡村旅游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我市发展较为迅速。目前,驻马店已建成并运营旅游民宿近40家,其中驿城区琢舍、月旦坪会馆、花溪堂怡圆客栈、常老鸭驿站民宿、山水涧、云梦山居等;遂平县花庄房车营地、宋氏民宿、老家养生民宿、山西别院、驿山客栈、朗景客栈、玲珑峰客栈、假日客栈、国顺民宿、花园酒店、栖山民宿、南斗寺民宿、嵖岈山温泉花园酒店、静雅农家等;泌阳县骑士山庄、广源山庄、白云山民宿、铜山大庄子、和园木屋等;汝南县宿鸭湖生态文化园等;西平县常溪饭店;平舆县芝麻小镇民宿、金沙湾民宿等;确山县乐中民宿、黄石头庄等;上蔡县状元红民宿;新蔡县练村镇大庄花溪古寨等已建成投用并具备较好的市场吸引力。
(二)星级民宿评定情况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市民宿发展,提升民宿品牌和服务质量,市文广旅局根据《河南省乡村旅游民宿质量要求和服务规范》标准,组织专家对我市民宿开展了星级评定,目前已评定三星级民宿7家,分别是驿城区琢舍民宿、南山民宿,确山县确山县乐中民宿集群观山居、静雅居、暮野,遂平县良栖山院,泌阳县和舍茶宿。其中,南山民宿、和舍茶宿拟向省文旅厅推荐参与四星级民宿评定。
(三)民宿集群建设情况
目前,我市已经改造并初具规模的民宿集群有3个,其中驿城区已建成皇家驿站民宿集群;确山县已建成乐中民宿集群、黄石头庄传统村落民宿集群,确山县这两个民宿集群是在原始居民民房的基础上改造的,具有一定代表性。三里河街道办的“乐中民宿”集群,位于确山县三里河街道境内的中店村,距县城1.5公里,距老乐山景区和北泉寺景区5公里。总体规划面积约4500亩,包含4个自然村,东西最长跨度3840米,南北最长跨度2840米。区域内交通便利,水文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自然环境条件优越,交通便利。乐中民宿区现有128套易地搬迁旧房收归集体可用于民宿改造,目前已改造运营36套院子,剩余92套院子预计于2024年年底全部改造运营。现已投入运营的有河南纳雅酒店集团承包运营棠宿、官山居、幕野等13个院子;默西电影故事两个院子;朴园一个院子;林夕小院,三院子。新龙门客栈三个院子。小园民宿2个院子共计25个。配套服务设施用房有接待中心、民宿管理办公室、村史馆、物流配送中心等11个院子。目前正在改造12个院子预计年底全部完成并运营。竹沟镇肖庄村的黄石头庄,位于竹沟镇肖庄村,是全市海拔最高、空气质量最好的传统村庄,共有12户居民住房,在原有依山傍水青砖小瓦基础上,突出原乡居民特色,小范围的改造基本完毕,计划开发舂米、推磨等参与性的农事活动和地方戏等民俗文化节目。这两个集群在民宿旧房改造上有一定代表性。
今后1至3年全市计划新建旅游民宿集群20个。其中驿城区计划建民宿集群4个,分别为川野胡庙项目民宿、咪咕·奇幻森林项目民宿、三架山项目民宿、蚂蚁山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民宿等集群;遂平县计划建设民宿集群5个,分别是红石崖民宿集群、龙天沟景区民宿集群、嵖岈山景区陈庄民宿集群、嵖岈山镇韩楼民宿集群、凤鸣谷民宿集群;泌阳县计划建民宿集群3个;汝南县计划建设民宿集群2个;确山县计划建设4个民宿集群,分别为留庄稻田公园和竹沟镇、瓦岗镇、双河镇等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的乡镇;新蔡县计划建设1个民宿集群。正阳县计划建设1个民宿集群。
二、我市乡村民宿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规划引领。当前,我市各县区尚未编制民宿发展相关规划,民宿发展大多属于景区开发后,周边村民利用自己的空房自发经营,同质化严重,体验感和主题性不够,民宿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
(二)特色不够鲜明。由于底子差,大部分乡村民宿只是传统农家乐的升级版,部分村民以自建房自主改造经营,缺乏专业系统设计。虽然部分民宿赋予了民宿较好的室内装饰住宿条件,但缺少对当地民俗文化、风土人情挖掘,缺乏特色文化内涵,对外吸引力不够。
(三)周边配套缺失。受条件限制,大部分民宿区域内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备。如部分道路交通狭窄,有的甚至是单行道。部分地方无公共交通,降低了无车游客选择体验乡村民宿意愿。还有个别地方还存在通讯信号较弱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游客留宿时间,体验感不强,降低重游率。同时,环保和安全也存在一定问题。此外,也存在着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服务意识和服务品质不高,难以满足当前多层次民宿旅游消费者的服务需求。
三、下一步发展计划
(一)突出规划引领。推动各县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气候资源、旅游资源等资源优势,结合各地发展条件、乡土人文风情、民族民俗特色,研究制定民宿业发展的布局规划,切实解决当前乡村民宿主题不突出、发展不平衡、同质化明显等问题,分区域打造自然生态型、文化体验型等特色各异的主题民宿。
(二)突出品牌培育。一是注重包装推介。统一规划、统一宣传、统一推介,打造具有我市特色的民宿品牌。二是创新营销模式。通过新媒体、讲故事、展示入住体验、客群营销等方式,广泛传播民宿中所蕴含的文化精髓和时代价值,增强社会影响力。三是推出精品线路。将民宿与周边景区、休闲体验、体育健身、非遗、美食、民俗文化等融入一体,打造精品旅居线路,逐步形成古镇民宿、农家民宿、山居民宿、民俗民宿等乡村民宿产业发展特色,提升我市民宿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三)突出扶持创新。一是出台优惠政策。督促各县区加强对民宿发展的指导、激励和督导,安排精品民宿发展专项资金,出台民宿管理办法等相关优惠政策,通过小额贷款、贴息贷款等形式鼓励有条件的农户发展民宿。二是探索运营机制。民宿的核心在于运营,要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和引导农民、贫困户利用自有闲置资源积极参与民宿经营和服务。同时,鼓励引进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民宿建设,努力打造一站式服务,引导跨界融合。三是加大协调力度。因地制宜制定涉及民宿的土地、公安、消防、环保、林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简化审批手续,推进精品民宿持续健康发展。
(四)加快招商引资。一是注重精准招商。通过委托招商、以商招商、参加招商峰会等方式,积极引进国内品牌客商,并主动对接本地企业、城乡居民,鼓励成功人士、返乡创业人员等兴建精品民宿。二是完善配套服务。加大民宿发展区域道路、通信、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及智慧旅游建设力度,建设户外休闲、农事体验、餐饮娱乐等休闲配套设施,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积极引进省内外知名民宿品牌,打造地方区域特色民宿品牌,建成一批有故事、有体验、有品味、有乡愁的乡村民宿产品。
(五)提升从业人员素质。从加强乡村旅游民宿从业人员相关培训入手,全力提高民宿从业人员综合素质。通过组织民宿经营者外出考察、专家培训等多种形式,引导民宿经营者更新理念,提升经营能力和眼界,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市乡村旅游民宿的整体服务水平。
2024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