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四届人大七次会议代表所提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

发布时间:

2021-11-01 10:25

信息来源:

市政府办

分享到:

发布时间:

2021-11-01 10:25


信息来源:

市政府办



分享到: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政府委托,我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市政府系统办理市四届人大七次会议代表所提建议、批评和意见(以下简称“建议”)情况,请予审议。

一、总体情况

市四届人大七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围绕加快我市高质量跨越发展主题,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等重点工作,以及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方面,提出了大量具有前瞻性、针对性、操作性的高质量建议,凝聚了代表们的心血与智慧,反映了群众呼声,体现了对政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其中,政府系统办理245件(重点建议8件),占建议总数的94.6%,涉及13个县区(管委会)和55个市直单位,已全部按时办理完毕。从办理情况看。建议涉及问题已解决或基本解决的(A类)148件,占60.4%;正在解决或列入规划逐步解决的(B类)94件,占38.4%;因现行政策、条件限制或其他原因暂时不能解决,留作参考的(C类)3件,占1.2%。从涉及内容看。农业农村类61件,占24.8%;教科文卫、旅游类52件,占21.2%;城建、环保类43件,占17.5%;交通类37件,占15.1%;财经类17件,占6.9%;民政、人事类15件,占6.1%;政务综合类13件,占5.3%;公安司法类4件,占1.6%;其他3件,占1.2%。从反馈结果看。人大代表共反馈《满意度征询意见表》370份,满意370份,满意率100%。目前,市政府办公室正在对办理情况进行“回头看”,确保建议办理工作落地见效、代表满意。

二、主要做法

市政府把办好人大代表建议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作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的重要方面,作为改进工作、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作为开展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认真做好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确保“条条有回应,件件有落实”。

(一)高度重视,夯实责任。一是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人大代表建议办理工作,定期听取情况汇报,并多次在会议、调研等场合询问办理进度,提出明确要求。二是市政府分管领导认真履行领办责任,密切关注工作进度,定期听取汇报,及时协调解决问题,推动建议办理工作顺利开展。三是市政府秘书长、副秘书长主动担责,积极参与日常办理工作,多次进行现场督查,检查工作进度,推动措施落实。四是各承办单位不等不靠,建立从承接到办理、从走访到答复、从办结到归档“全链条”闭环责任体系,实行“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科室抓具体”三级办理机制,做到一件建议、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

(二)严格把关,规范办理。一是严把交办关。市人代会期间,安排市政府办公室及时介入,全过程参与服务,对代表建议现场接收、现场研究、现场分解,做早做细基础性工作。严把初分、初审、审核、审定“四关口”,会后通过互联网和信息化途径,第一时间进行“网上交办”,确保无缝对接、精准到位。3月26日,召开市政府四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对2021年市人大代表建议进行集中交办,要求各承办单位主动认领,以“钉钉子”精神办好各类建议,确保让代表满意。二是严把办理关。印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市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的通知》,对办理工作定目标、定时限、定奖惩,要求各承办单位务必做到“四个百分之百”,即与代表沟通率100%、见面率100%、复函率100%、代表满意率100%。适时开展办理情况“回头看”,特别是办理结果为“B类”的,督促承办单位发扬“只为成功想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的精神,创造性开展工作,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三是严把答复关。依托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对提建议代表进行满意度回访,对初步筛查的5件“被满意”建议,对承办单位提出了严厉批评,要求其深刻反思、迅速整改,目前已全部重新办理和答复,取得了代表的认可。比如“关于改变乐山大道大商新玛特地上停车场的建议(人大建议第49号)”,经现场督办后,目前商场门前的道路路标、地上停车场进出方式已经优化,并增设电子停车显示屏,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公交车进站难等情况,实现了建议代表的满意。

(三)多措并举,确保落实。一是勤调度分析。市政府密切关注建议办理工作,对各承办单位提出的需要市政府层面协调解决的问题,及时提交政府常务会议、市长办公会议研究或以制发公文等方式予以解决。发挥市政府办公室牵头协调作用,对办理进度、办理质量和代表满意度实行“月调度、月排名”,及时对落后单位提醒催办,并主动搞好协调服务,召开协调会20余次,帮助解决问题50余个,打通办理“最后一公里”。发挥承办单位主体作用,坚持“个性问题立行立改、共性问题专项整治、机制完善及时跟进”,真正把办理工作从“办文”转到“办事”上来,比如“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动车规范管理的建议(人大建议第53号)”,开展了中心城区电动车专项整治行动,对61万余辆电动车登记挂牌,对31万余辆违规改装车辆进行整治,赢得了代表的满意和群众的好评。二是严督导奖惩。把建议办理纳入市政府年度目标任务和政府督查工作重点,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以市政府督查室、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为主抓手,以“明察暗访、挂牌督办、督帮一体”为主方式,台账化管理、动态化跟踪、销号化落实,对承办单位督查督导,对人大代表100%回访。严格按照《市政府关于政府系统“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处理办法》(驻政办〔2020〕24号),落实工作通报、定期预警、批评约谈等措施,确保办理工作高标准、过程高效率、结果高质量。三是多渠道互动。以自觉接受人大代表监督、让代表参与办理过程为出发点,在“驻马店网络问政”,开通“人大代表参政议政直通车”,征求办理意见90余条;在驻马店市电视台,开辟“走进12345见政”栏目,对教育卫生、物业管理、毕业生就业、农民工欠薪维权等建议办理工作,现场互动交流,强化问政落实;借助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开展“人大代表履职在线”接听群众热线活动,营造良好办理氛围,通过人大代表接听热线已解决问题30余条。

三、办理成效

在办理过程中,市政府注重将代表的真知灼见,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积极采纳和落实代表提出的合理建议,从而使办理成效更加扎实。

(一)围绕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出实招”。结合代表提出的产业创新、科技创新等方面建议,市政府坚定不移实施兴工强市、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赋能提升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定了新能源汽车、现代生物和生命健康、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现代化提升方案,引进新兴产业企业25家。深入实施高成长性工业企业培育计划,重点扶持30家高成长性企业发展,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8.7亿元、利润6亿元、工业增值税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6%、23%、36.3%。实施5G赋能计划,截至7月底,全市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2634个,实现了市中心城区和各县城5G网络全覆盖、垂直行业应用场景按需覆盖。落实科技型企业培育计划,目前已申报“瞪羚”企业16家、“雏鹰”企业25家,新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55家。

(二)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干实事”。市人大代表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推进乡村振兴(人大建议第2号)”“把现代农产园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人大建议第127号)”等意见建议。对此,市政府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并印发了《驻马店市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驻政办〔2021〕22号),全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大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投入,共下达资金364370万元;加快农业产业园体系建设,在平舆白芝麻、遂平优质小麦、汝南番茄、确山中药材、西平绿色蔬菜、新蔡奶牛、正阳种猪场生猪7个省级农业产业园基础上,新批准创建市级产业园11家、县级产业园13家;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截至7月底,全市农加工企业实现总产值1273亿元、同比增长10.2%,增加值286.04亿元、同比增长13.7%。

(三)围绕加快新型城镇化“做实功”。结合“美丽城市建设(人大建议第117号)”“规范居民小区物业公司管理(人大建议第36号)”“加强新建城市公园和广场规范化管理(人大建议第38号)”等建议,市政府深入开展全国健康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智慧城市创建活动,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启动城市更新行动,加快六大功能片区开发建设,推进“四改一拆”,截至7月底,市中心城区拆迁120.8万平方米。繁荣发展城区经济,倾力打造“五大商圈”,已初步形成中部乐山商圈、南部皇家驿站商圈、北部玖隆茂商圈、西部高铁商圈。开展“红色物业”创建,实行“红黑名单”制度,物业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实施7个外联道路绿化项目和人民公园绿化项目,中心城区补栽乔木1000余棵、灌木12万余株,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四)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求实效”。把“放管服”改革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结合代表提出的“创新举措,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人大建议第244号)”“更好更快地推动我市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人大建议第83号)”等建议,深入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简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提高政务服务效能。市市场监管局推行企业开办线上“一网通”、线下“一窗通”服务,推广“企业开办+N项服务”改革,开办企业1日办结。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持续推动“一证通办”,市级“一证通办”审批服务事项达211项;完善“不见面审批”机制,截至7月底,全市“不见面审批”事项占比99.3%,位居全省第二。市税务局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依托市民中心,打造“三维”服务模式下的“纳税人之家”,提供365天24小时智能自助服务。

(五)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下真劲”。对于代表提出的“加大中小河流治理(人大建议第33号)”“加强河长制工作(人大建议第171号)”等建议,市政府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抓手,编制完成《驻马店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2021-2025)》,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PM2.5、臭氧协同控制,减污、降碳协同效应,不断改善空气质量;统筹“四水同治”,提升地表水水质达标率;加强土壤污染防治,严格废弃物管控,确保土壤安全;大力推动节能降碳,促进碳达峰碳中和。截至7月底,全市PM10平均浓度65微克每立方米,同比下降7.1%,位居全省第一;各级河长巡河12.9万余人次,巡河率99.1%;新建淮河流域生态保育林14.62万亩、森林抚育13.87万亩。

(六)围绕增进民生福祉“办好事”。为群众办实事是人大代表的愿望,更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市政府认真听取人大代表建议,扎实办好省定民生实事和市定惠民工程,坚决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比如第184号建议提出的“加快落实老城区和老旧小区基础设施通达”,督促市住建局认真研究,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出台了《驻马店市深入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科学确定改造范围、改造内容,着力改善群众居住环境,目前全市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20801户,占省定目标的93.7%。比如“加强环卫工人职业保障(人大建议第92号)”“加强主城区窨井盖建设管理(人大建议第185号)”“稳定社会就业(人大建议第136号)”等建议,截至7月底,全市已为10719名环卫工人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普查城市窨井盖401730个,病害窨井盖77550个,完成病害窨井盖整治13217个;新增城镇就业5.86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72万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四、存在问题及下步努力方向

在市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在各位市人大代表的大力支持和各承办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市政府系统较好地完成了市四届人大七次会议代表建议办理任务,取得一定成效。但与人大常委会和各位代表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工作中仍有一些短板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办理质量存在不平衡现象;二是个别承办单位调查研究不够深入扎实,主办、协办单位之间的协作配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重答复轻落实、统筹解决问题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在下一步工作中,市政府将按照今天会议审议的意见,继续完善办理工作机制,推动建议办理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进一步解决问题,持续做好B、C类建议的跟踪督办工作,关注民生,为基层、为群众解决难题,多办实事、好事;二是进一步提高建议办理实效,增强协商沟通意识,推广好的经验做法,特别是扎实做好代表回访工作;三是进一步抓好长效落实,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建议办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每项建议都办出质量、办出效果。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办好人大代表建议是市政府重要的法定职责、光荣使命,我们将把建议办理工作与政府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抓实抓细抓到位,切实把办理过程转化为改进作风、创新服务的过程,转化为展示工作、宣传政策的过程,转化为凝聚人心、为民办事的过程,以高质量办理代表建议,推动我市加快实现高质量跨越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驻马店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