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59422325-0480-2024-01068 | 主题分类 | 组织机构 \ 市政府 |
发布机构 | 文 号 | 驻政〔2018〕36号 | |
成文日期 | 公文时效 | 有效 |
索 引 号 | 059422325-0480-2024-01068 |
主题分类 | 市政府 |
发布机构 | |
文 号 | 驻政〔2018〕36号 |
成文日期 | |
公文时效 | 有效 |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开发区、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为深入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放管服”改革的决策部署,切实打造“一次告知、一窗受理、一次办妥”的驻马店政务服务体系,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为驻马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夯实基础。现就加快政务服务体系创新确保一次办妥工作提出如下意见(简称“一次办妥”24条)。
一、“一次办妥”的总体要求
1.贯彻“一次办妥”准则。通过拓宽服务渠道、优化办理流程、整合政务资源、共享部门数据、融合线上线下、借助新兴手段等多种方式,实现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时,在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情况下,在实体政务服务大厅或网上申请,从受理申请到送达办理结果,全程只需要申请人到政务服务大厅“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法律法规规定的听证、现场勘察、评估评审等环节不计入跑腿次数)。
2.坚持平台之外无审批原则。全市各级政务部门在面向社会办理非涉密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时,必须通过驻马店市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办理,从受理申请到办理完成全过程网上留痕和在线监察。
3.坚持“一窗受理”原则。全市所有行政审批、公共服务事项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提高效率。
4.坚持“凡批必进、凡服必进”原则。“一次办妥”清单事项原则上全部入驻市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投资、商事登记事项,实行审批科室整建制进驻。对业务量较少的审批事项,实行“事项和服务进驻、行政审批人员不进驻”,统一设置综合收件窗口。因场地等客观因素暂不具备进驻条件的各专业大厅,必须按照“一窗受理”的运转模式开展工作。
5.优化政务服务标准化流程。对纳入行政服务中心的政务服务事项的组织实施、运行流程、监督评价等实行标准化管理,全面落实政务服务“一次告知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优化事项办理流程,提高即时办结事项比例,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实现政务服务事项规范化运行。
6.达到“六个一”目的。做到“企业开办时间再减一半;项目审批时间再砍一半;政务服务一网办通;企业和群众办事力争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凡是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一律取消”。
责任单位:各政务服务职能部门,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二、梳理“一次办妥”事项清单
7.清理权力事项。重点清理国务院、省政府已公布取消和调整的行政权力事项;在做好上级政府下放事项承接工作的同时,继续取消和调整我市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梳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以及水、电、气、暖、广电、公共交通等便民服务事项。
牵头单位:市编办、市法制办,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责任单位:各政务服务职能部门
8.确定“一次办妥”清单。在清理权力清单的基础上,各级各部门按照“一次办妥”的标准和要求,优先选择办件量大、企业和群众关注度高、涉及面广的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和应用类便民服务事项,梳理形成一批能够实现“一次办妥”的事项清单。市级第一批“一次办妥”清单共106项,第一批清单全部在新闻媒体、网络平台上予以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同时,根据职能部门提出的修改意见对“一次办妥”清单实时更新,实施动态管理。
牵头单位:市编办,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责任单位:各政务服务职能部门
三、推动重点领域“一次办妥”改革
9.推动建设工程项目“一次办妥”改革。全面推进项目审批简化、优化、标准化,按照职权法定、应放尽放的原则,最大限度减少审批事项,简化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创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模式,建立 “联审联批”、“联合审图”、“联合验收”、“文物勘探前置”等机制,实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最多60天办结”。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规划局、市住建局、市国土局、市文广新局,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责任单位:有关政务服务职能部门
10.推动不动产登记“一次办妥”改革。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办事环节精简、数据互联共享,全面推进不动产登记体制机制创新, 除政府组织开展的农村不动产登记和非公证的继承、受遗赠等复杂的不动产登记以及大宗批量不动产登记30个工作日办结以及查封登记、异议登记即时办结外,2018年7月底前,全市全面实现全部登记类型在申请材料齐全的情况下 10个工作日内办结。
牵头单位:市国土局,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责任单位:有关政务服务职能部门
11.推进商事制度“一次办妥”改革。在“三十五证合一”基础上,建立健全“多证合一”信息共享交换机制,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政务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共享共用能力,实现“一网通办”。坚持“多证合一”与推进“一照一码”营业执照相结合,强力压缩审批时限,推动改革成果应用,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7个工作日。同时,进一步简化外资企业设立程序,从6月30日起,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外资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一套表格、一口办理”,做到“无纸化”、“零见面”、“零收费”,大幅压减办理时间。
牵头单位:市工商局、市商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责任单位:有关政务服务职能部门
四、建立健全便民便企服务机制
12.推行“365服务”模式。对涉及民生,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便民类事项(如:不动产登记、住房公积金、医保社保、婚姻登记、公安户籍和出入境管理等),推行节假日轮班服务模式;开辟24小时自助服务区,市、县(区)级、镇(街道)行政便民服务中心都要开辟24小时自助服务区;打造社区便民15分钟服务圈,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社区便民服务点要进一步完善服务机制,整合网格化管理系统、社区服务站等资源,对便民服务事项实行综合受理,做到社区居民15分钟内就近办理,实现“同城通办、多点可办”。
牵头单位:市行政服务中心,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责任单位:有关政务服务职能部门
13.实行帮办服务机制。市政府组织帮办队伍,免费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帮办服务。市行政服务大厅综合窗口受理项目申请后,由帮办人员通过综合受理系统将申请资料传送至相关职能部门,经职能部门审批后领取、送达审批结果,并负责审批中相关事项的衔接协调。对不能通过网络传输的事项,申请单位将材料准备齐全后,可以委托帮办人员办理申请、材料递送和领取、送达审批结果,并与相关职能部门对接办理审批相关事宜。
牵头单位:市行政服务中心,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责任单位:有关政务服务职能部门
14.实行咨询辅导机制。在行政服务大厅对“商事登记类”、“建设投资类”、“企业政策类”等事项设置专门咨询辅导区,由部门业务骨干承担辅导任务,走出窗口,对申请人进行面对面辅导,答疑解难。
牵头单位:市行政服务中心,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责任单位:有关政务服务职能部门
15.推广邮递服务机制。所有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应根据自愿原则为行政相对人提供审批结果的邮政速递“送达到付”服务;同时鼓励各部门推动更多审批服务事项实现申请材料、审批结果的双向寄递。
牵头单位:市行政服务中心,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责任单位:有关政务服务职能部门
16.推行涉审中介改革。进一步清理规范涉审中介服务事项和收费,加快培育中介服务市场,坚决取消“红顶中介”,打破行业垄断;实行政府购买中介服务,形成涉审中介服务政府采购目录;完善涉审中介机构多维信用评价体系,加强中介服务信息平台与全市政务服务平台、全市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深度融合,实现信息互通共享。
牵头单位:市编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责任单位:有关政务服务职能部门
17.实行容缺服务机制。对申请材料主件齐全、基本审批条件具备,但非关键性申报材料或手续有欠缺或瑕疵的,由项目单位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补齐完备,相关部门按照容缺审批制度先行受理、办理相关审批服务事项。无法实行容缺服务机制的事项,由相关部门报市编办、市法制办审批。
牵头单位:市行政服务中心,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责任单位:有关政务服务职能部门
18.实行缺席、超时默认机制。受理窗口向相关审批职能部门分发转递申请材料,审批职能部门无故不受件或者不在规定时间内受件、不参加联合审查活动以及未在规定时间内反馈并签署审查意见,且没有特殊情况报备的,视为审批职能部门默认同意。
牵头单位:市行政服务中心,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责任单位:有关政务服务职能部门
19.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在全市范围内试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草案(试点版)》加快构建市场开放公平、规范有序,企业自主决策、平等竞争,政府权责清晰、监管有力的市场准入管理体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责任单位:有关政务服务职能部门
五、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
20.夯实网络支撑。按照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技术体系建设指南、平台构架、统一身份认证、大数据应用等标准规范,建立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坚持“联网通办是原则、孤网是例外,政务服务上网是原则、不上网是例外”的原则,主动与国家、省级部门沟通,打破专网限制,构建横跨不同类型部门、复合多层级权限、多渠道入口的政务服务平台,将受理系统、审批系统、监管系统统一接入端口,联通办事服务终端、审批业务平台、各部门监管业务平台、行政效能电子监察平台,同时推行电子文书、电子证照和电子签章,并赋予其与纸质文书、证照、签章同等效力,实行电子档案管理,实现办事服务、审批监管、监察督查“一网通用”。同时,开发建设手机服务系统、微信服务系统,同政务服务网有效衔接,实现24小时在线、网上办事高效便捷、线上线下有效对接。
牵头单位:市发改委,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责任单位:有关政务服务职能部门
六、全力保障工作落实
2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为召集人的“一次办妥”联席办公会议制度,各相关职能部门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要按照市政府的部署要求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对重要事项亲自研究,关键环节亲自督导,分管负责同志要具体抓好组织实施、督促落实,2018年5月底前全面推行,7月底前全面完成,2018年底前总结提高。
22.强化部门协调。各职能部门尤其是牵头单位要站位全局,对于本部门承担的工作任务,积极参与,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衔接,对照要求和时间节点,细化工作方案,倒排进度,确保在规定时限内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政务服务创新,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取得实效。
23.严格督导问效。市政府督查室要对照工作目标、工作任务,跟踪督办各项工作完成情况,加大对关键节点任务的督导问效,完善奖惩机制,对执行效果好、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开展不力、企业和群众不满意的进行通报批评。
24.严肃追究责任。对做不到“一次办妥”的单位,第一次在媒体上予以曝光,单位主要负责人公开道歉,对有关责任人进行诫勉谈话;第二次视情节轻重,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及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问责,需采取党纪政务处分方式进行问责的,移交纪检监察机关依纪依法处理。
2018年5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