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3-01-03 08:39
信息来源:
市卫健体委
手术室是外科诊断、治疗、抢救患者的重要场所,在实际工作中很有可能会产生较多的病菌,空气中的细菌浓度会明显提升,若是不对其加以有效净化与消毒,则很有可能造成医院内部感染的风险。为了较好地规避这一问题与隐患,就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空气净化与消毒,从而确保手术室内洁净。那么,手术室空气净化与消毒有哪些方法呢?注意事项是什么?
手术室
一、手术室空气净化与消毒的主要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洁净技术在医疗上的应用已经是十分普及的事情了,能够较好地对手术室进行消毒、净化,确保手术室内空气洁净,为手术安全性提供充足保障,其应用可以说有着重要的跨时代意义。
洁净室中的空气净化技术主要有两种:
(1)稳流系统,在设计中送风口与高效过滤器会设置在顶棚位置,回风口设置在两侧或者是一侧墙面的下部,过滤器、空气处理相对简单,具有成本低的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换气次数较少,每个小时智能换气10~50次,且很容易产生涡流,在其作用下污染粒子很有可能悬浮在空中,降低手术室洁净程度,因此通常被应用于10000~1000000级的净化室内。
(2)层流系统,主要是利用到了分布均匀、流速适当的气流,将各种悬浮物利用风口,带出手术室,不会产生涡流,换气次数较多,净化度也会随着换气数量增加而显著提高,适用于100级的手术室。针对一些条件限制又有大型手术需要的医院,研制出了专门、有效的空气净化技术,在三级净化技术原理下,利用静电吸附原理完成除菌,而超大风量更是能够为手术室持续净化创造条件,始终保持室内空气处于洁净窗台。
以上的几种净化,在开机作业30分钟以后,空气中存在的自然菌数量会明显下降,且微生物也会维持在较低水平。在净化过程中,对人员没有伤害。即使在有人活动的情况与条件下,细菌含量也会随着净化、消毒时间增加而有所降低,能有效防止感染发生,具有较强的安全性。
二、手术室空气净化与消毒的注意事项
(1)加强手术间门户管理制度建设,尽可能减少进出次数,注意随手关门,在手术中禁止将门打开、敞开,避免空气流通产生污染,进一步限制人员流动,在手术期间,应禁止患病人员参与手术,有呼吸道感染、疖、痈以及手术需要关键部位存在疾病史,或者存在破溃情况,都应禁止进入手术室,不能参与到手术中,避免产生交叉感染。
(2)严格按照规定穿戴衣物,医务人员在进入手术室以前,就必须要按照要求,佩戴口罩、帽子,必须达到遮盖口鼻的状态,且与医院标准相符合,禁止大声喧哗、打喷嚏等行为活动,衣物应选择不脱毛、不脱纤维、不落尘材质的为最佳,这是保证手术室内空气洁净程度的有效手段。
(3)保证患者自身洁净,患者在接受手术之前的一天,应沐浴,清理掉身体上多余的皮屑、组织物等,进入手术室以前,脱去鞋袜,换上干净的衣裤,戴好帽子,防止毛发脱落。若是手术前需要脱去衣裤,尽可能让患者处于静止不动状态,若是必须翻动,则应保持轻柔动作,成功安置患者处在手术体位以后,才能打开无菌包,避免细菌漂浮物落入无菌区。
对于医院内部而言,手术室是较常会滋生细菌的环境,尤其是频繁的抢救任务与治疗、手术活动,更是增加了医院内部感染的风险性,必须采取有效方法进行空气净化与消毒。目前手术室常用的空气净化与消毒方法主要有物理消毒法与化学消毒法两种,需要根据手术室的实际情况确定使用。在操作期间,需要注意加强手术间门户管理制度建设、要求医务人员按要求穿着、保证患者自身洁净等几个方面,营造良好的手术环境,使得空气能够更好地适用于患者治疗、手术与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