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背景是什么?
7月1日,市政协围绕“推进我市矿山修复”召开双月协商座谈会。会议指出了我市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工作意见。市政府副市长王建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充分肯定政协协商取得的成果,并要求以此次双月协商座谈会为契机,聚焦矿山修复工作重点,扎实推进我市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加快形成矿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根据市政府工作安排,为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生态保护修复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确保全市“十四五”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我市从实际出发,广泛征求了有关方面意见建议,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的意见》。
二、主要内容有哪些?
《意见》主要包括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举措和工作保障4个部分。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科学治理、绿色发展,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原则,加快推进矿山生态修复。
(二)工作目标。2025年6月底前,在已完成1.17万亩修复任务的基础上,完成剩余的0.37万亩“十四五”期间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目标任务。对“十四五”后治理任务分类排查,分类施策,多业态引进生态修复项目,启动“十五五”生态修复规划和修复治理方案编制工作。
(三)工作举措。一是制定年度修复计划。二是规范矿山生态修复。三是加快推进项目实施。四是推进绿色矿山创建。五是加大资金投入。六是强化技术攻关。
(四)工作保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二是完善联动机制。三是加强执法监督。四是营造良好氛围。
三、有哪些亮点做法?
(一)明确了加快推进矿山修复的多种工作举措。包括六个方面的具体工作。一是制定年度修复计划。制定我市“十四五”后两年,即2024—2025年矿山年度修复计划,县区编制完成生态修复规划和年度计划。二是规范矿山生态修复。加强对持证矿山企业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的监督管理,督促采矿权人严格按照治理方案落实保护与治理措施。对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要严格执行有关文件规定,规范项目管理和土石料处置程序。三是加快推进项目实施。加快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项目实施,确保完成“十四五”目标任务。四是推进绿色矿山创建。压实矿山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矿山开发利用、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等方案,明确绿色矿山建设任务与进度。五是加大资金投入。包括加大财政投入,积极争取上级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强化矿山基金监管。六是开展技术攻关。加强与省定技术支撑单位开展技术合作与交流,深入研究和探索解决技术难题,促使草木能成活,挂网能持久,修复效果和质量有保障。
(二)强化了工作保障。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切实加强对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的组织领导,真正发挥工作专班的作用,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具体修复点位资金、技术保障问题和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二是完善联动机制。对标对表上级要求,严格按照部门职责,明确各自责任分工,协调联动,真正建立政府组织,自然资源、财政、发改、水利、林业、生态环境、应急管理等部门参与的协调联动工作机制。三是加强执法监督。对生态修复中的形式主义、形象工程、虚假修复等行为,要及时通报和曝光;对造成严重损失、出现严重社会负面影响的,要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四是营造良好氛围。建立健全项目公示制度,利用当地广播、电视、报纸、政府网站等,按规定公开生态修复政策、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信息,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科普宣传教育,形成社会参与、群众支持的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