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驻马店市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

发布时间:

2025-10-01 11:07

信息来源:

驻马店市政府新闻办

分享到:

发布时间:

2025-10-01 11:07


信息来源:

驻马店市政府新闻办



分享到:


  

发布人:

常 科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

殷玉金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二级调研员

杨新红 市农业机械技术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一级调研员

冯 浩 遂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主持人:

季 方 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

时间:2025年9月30日



  

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  季方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驻马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举行驻马店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的第二场新闻发布会,很高兴邀请到驻马店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常科先生出席,请他为大家介绍“十四五”时期奋力建设农业强市的总体情况。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发布人还有:

  驻马店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二级调研员殷玉金先生;

  驻马店市农业机械技术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一级调研员杨新红先生;

  遂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冯浩先生。

  欢迎各位发布人!

  下面,先请常科先生作主发布。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  常科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市农业农村局,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驻马店“三农”工作的关心支持。

  “十四五”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河南考察,强调要扛牢粮食安全重任,以城乡融合发展带动乡村全面振兴。我们始终牢记嘱托,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锚定建设农业强市目标,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着力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激发农村内生动力上实现新突破。目前,相关规划目标任务总体完成,实现了农业连年丰收、农民生活改善、农村和谐稳定,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开创新局面筑牢支撑。下面,我从6个方面简要介绍。

  一是稳产保供能力持续增强。驻马店作为农业大市,近年来坚持“多元供给、协同发展”路径,实现农产品产量质量双提升。粮油生产方面,粮食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1900万亩以上,总产稳定在160亿斤左右,油料产量稳定在31亿斤以上。畜禽生产成效显著,2024年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93.47万吨、35.6万吨、29.51万吨,较2020年末分别增长29.7%、7.2%、33.5%,其中肉、奶产量居全省首位,蛋产量位列全省第五;蔬菜产业规模稳固,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80万亩以上、产量超500万吨,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今年上半年,夏粮总产达101.56亿斤,位居全省第二;肉类、奶产量继续稳居全省首位,水产品产量位列全省第二,越来越多绿色优质的驻马店农产品端上百姓餐桌,切实满足了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

  二是农业发展基础持续夯实。我们坚持“基础先行、科技赋能”,不断筑牢农业现代化根基。农田设施方面,“十四五”以来新建高标准农田405.5万亩,目前高标准农田占比达79.7%,农业生产硬件条件实现历史性跨越。科技装备水平显著提升,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8%,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590万千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0.84%,农业生产效率大幅提高。绿色生产稳步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减量增效,成功培育273个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既守护了生态环境,也为群众提供了更安全的农产品,农业发展基础愈发坚实。

  三是乡村产业持续融合。我们坚持“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理念,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为抓手,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在龙头企业培育上,既引进五得利、今麦郎、金玉锋等知名粮食深加工企业,也扶持十三香、正康粮油等本土龙头企业成长,目前粮食年加工能力超2000万吨,全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366家,其中国家级9家、省级88家,均居全省前列。在产业集群建设上,已打造包含泌阳、确山豫西南肉牛等3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成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21个,数量全省第一,农产品加工业产值突破2300亿元。此外,创建各级各类现代农业产业园58个,依托特色资源创建8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推动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四是农业发展活力持续激活。我们坚持“改革筑基、主体赋能”,全面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土地制度改革取得突破,完成1312.21万亩土地确权,为农户吃上“定心丸”。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水平稳步提升,全市农村资产清查率达100%,清晰掌握了集体“家底”。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成效显著,现有注册合作社2.6万家、家庭农场超2.8万家,改变了传统“单打独斗”的种植模式。农技服务体系升级,乡镇均设立技术服务专岗,专业人才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支撑,农业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五是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按照“分类施策、建管并举”原则,我们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均已实现市场化运作,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6.16%。村容村貌大幅改观,建成200个省级“千万工程”示范村、1164个市级“四美乡村”示范村,农村环境愈发整洁美观。长效管护机制不断完善,配备2.1万名村级保洁员,试行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积分兑换制,引导群众共同维护村庄环境。生态价值逐步转化,培育2个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县,打造1处中国美丽田园,农村不仅宜居宜业,更能依托良好生态发展特色产业,群众生活品质持续提升。

  六是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增长。我们始终坚持“战略引领、综合施策”工作方针,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实现突破性进展。2024年,农业总产值达642.49亿元,农业农村经济“家底”持续夯实;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20年的2.22缩小至2024年的2.05,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2020年以来,累计识别监测对象9.7万人,监测对象返贫致贫风险消除率达到77.95%。随着农民收入稳步提升,农村消费潜力持续释放,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2020年的11238.6元增长至2024年的15797.4元,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回眸过往,“十四五”以来,驻马店农业农村发展成效显著;展望未来,乡村振兴与农业强市建设任重道远。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市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以昂扬姿态展现新担当,以务实作风书写新答卷,一以贯之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坚定不移锚定农业强市目标,砥砺奋进、久久为功,为谱写天中大地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更多“三农”力量。

  我就先介绍这么多,谢谢大家!

  

季方

  谢谢常科先生的详实发布。接下来进入提问环节,欢迎记者朋友就本场新闻发布会关注的内容进行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河南日报记者

  “十四五”时期,驻马店市在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谢谢。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二级调研员 殷玉金

  谢谢你的提问。驻马店作为农业大市、粮食大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市委、市政府坚持把粮食安全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紧紧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大力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着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粮食生产物质基础。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粮食生产工作。“十四五”期间我市极端天气多发频发,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成立专项工作组,组织应急、水利、农业农村、气象等多部门联合分析研判,评估灾害风险,统一调配人力物资,同时,实行市级领导分包县区制度,推动领导干部下沉一线、靠前指导,确保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到位。“十四五”以来,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900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160亿斤左右,稳居全省第二位。

  二是狠抓面积稳定。将粮食生产任务纳入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压实地方党委政府责任。严格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充分激发农民群众种粮积极性。认真用好产粮大县奖励政策,调动县级政府重农抓粮积极性。全市粮食播种面积持续保持在1900万亩以上,为实现粮食丰产丰收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是狠抓病虫草害防控。将病虫害防治纳入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内容,压紧压实属地党委、政府防控责任。始终把病虫害防治作为确保粮食丰收的关键举措,早谋划、早安排、早发动、早预防。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明白纸以及举办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进行病虫草害防治宣传。坚持统防统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做好农作物重大病虫监测预报,持续加大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重大病虫害防治力度,有效遏制了病虫危害,实现“虫口夺粮”。

  四是狠抓技术推广。认真落实主要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要求,聚焦关键技术、突出重点环节、坚持“五良”融合。在品种布局上,科学确定主导品种,合理搭配高产品种,形成主导品种突出、搭配品种合理的生产格局。在技术推广上,集中专家和技术人员,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大力推广“深耕深翻整地、种子包衣、密植滴灌、水肥一体化”等高产集成技术,依靠高产技术推动单产提升。

  在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上,我市采取宜粮则粮、宜经则经策略,着力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2024年,全市油料、蔬菜、食用菌年产量分别达到172.25万吨、522.62万吨、41.12万吨,分别比“十三五”末分别增加15.52%、22.28%、23.24%,确保了农产品稳定供给。谢谢!

  

驻马店日报记者

  “十四五”以来,遂平县立足区位交通、农业资源等优势,探索了“三链同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先后荣获全国食品工业强县、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一类示范县等荣誉称号,请介绍一下遂平县的经验做法。谢谢。


  

遂平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冯浩

  谢谢你的提问。近年来,遂平县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聚焦食品制造主导产业,全力推动农业全环节提升、全链条增值、全产业融合。目前,有规模以上食品制造业企业32家,年小麦加工能力突破500万吨,年产各类食品560万吨,食品产业集群规模突破百亿元。先后获评全国食品工业强县、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一类示范县、全国优质小麦标准化示范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等称号。现将有关做法汇报如下:

  一、制度为基,健全体系优服务

  遂平县完善“五部五组”工作机制,统筹推进中国(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遂平区域建设。落实产业链“双长制”,实行“群链长+链长+盟会长”推进机制。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万人助万企”“一企三员”等服务机制,全面实施“三首三提”工作机制,打造“办事不求人”的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龙头为本,强化招商优培育

  围绕农产品深加工,成功引进今麦郎、五得利、思念食品、克明食品等一批龙头企业,现有上市企业生产加工基地13家,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7家。实施“三维联动”招商,聚焦面制品、饮品、休闲食品、速冻冷鲜、油脂加工、烘焙食品等成立招商专班,推行“以商招商”,吸引配套企业集聚。

  三、创新为要,打造品牌优质量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2个、绿色工厂4家、智能工厂和车间15个。支持企业加强质量管理与技术研发,拥有中国驰名商标5件、省级著名商标12件、“三品一标”产品39个。深化与全国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03名,建立院士工作站和“产学研”基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四、主体为带,深化联结优增收

  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订单农业,构建“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供应体系,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975家,辐射8.9万农户增收。建成优质小麦基地58万亩、优质花生35万亩,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13亿斤左右。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农产品和食品物流货运量达750万吨。完善粮食储备和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绿色仓储应急物流中心,实现全程可追溯,保障供应链稳定可靠。

  下一步,遂平县将继续深化“三链同构”,加快推动农产品加工向精深加工延伸,一是精准延链,拓展产业深度与广度。支持企业开发功能性食品、绿色有机产品等高附加值品类,推动农产品加工由初级向精深、由传统向现代转变。二是系统补链,强化关键环节与配套。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强化科技支撑,依托“产学研”平台攻关精深加工、保鲜物流等技术,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和抗风险能力。三是聚力强链,培育集群与提升能级。实施龙头企业培育行动,支持今麦郎、克明面业、五得利等企业扩能提质,瞄准国内外食品工业龙头和配套企业,力争每年引进一批亿元以上项目,增强产业链整体竞争力。谢谢!

  

驻马店广视网记者

  在“十四五”时期,驻马店市在强化农业装备支撑、助力农业发展方面,具体取得了哪些新进展与新成就?谢谢。


  

市农业机械技术中心党委书记、主任、一级调研员 杨新红

  谢谢您的提问。“十四五”时期,驻马店市在强化农业装备支撑方面取得新进展和新成就概括起来有以下6个方面:

  一是农机装备的“基础”支撑更加强固。当前,我市农业生产已进入机械化主导阶段,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590万千瓦、居全省第一位,拥有配套农机具总计165万台套,其中拖拉机57万台、玉米收获机1万台、谷物联合收割机3.6万台。规模以上农机装备企业33家、产业规模30亿元以上。

  二是农机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高。2025年3月建立河南省播栽收获装备创新中心,以河南农有王农业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联合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河南农业大学等12家科研院所及高校组建创新联合体,聚焦丘陵山区智能装备研发、云平台精准播种技术等五大核心领域,建成中部地区首个农机装备中试基地。创新中心成立以来,转化专利技术35项,开发出节能环保型播种装置等5类新产品,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新增产值1.2亿元。

  三是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截至2024年底,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0.84%,比“十四五”初提升2.84个百分点。粮油生产上,大马力拖拉机、大喂入量联合收割机、植保农用无人机等先进装备成为生产主力,小麦、玉米、花生、水稻等粮油作物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芝麻机械化生产的瓶颈取得了新的突破。驻马店市是久负盛名的“芝麻王国”,我们立足资源禀赋,加快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推广采用窝眼式芝麻精量播种机,实现开沟、播种、施肥、覆土等多工序一体化作业,全市芝麻机械化播种普及率达65%以上;推行良机良种融合发展,积极推广豫芝NS610、豫芝ND837等宜机收品种,有效解决了传统品种抗落粒性差的问题,同时大力支持我市农机生产企业开展技术攻关,成功研发出了宜机收芝麻品种专用收割割台,正在试用示范推广中。

  四是农机应急服务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建成“平急”两用的省市县三级区域农机服务中心94个,常态化应急服务队62支,烘干设备保有量达到560台套,在“河南农机云平台”驻马店市区域内可调度农机近1000台。

  五是“天中麦客,收获全国”品牌享誉全国。驻马店市农机跨区作业自1995年起步,经过30个年头的发展,已经实现了由单打独斗到有序组织、分散经营到规模经营、省内跨区到省外跨区为主的巨大转变,尤其是“十四五”期间,农机跨区作业取得了农机提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等多方面成效,为全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十四五”期间,全市年平均外出跨区作业农机3万多台套,其中轮式收割机、履带式收获机2万多台、玉米收获机3000多台,跨区作业人员近10万人,年可跨区作业服务面积2亿多亩次,跨区作业年收入近80亿元。

  六是农机对外合作交流迈出新步伐。2021、2023、2024、2025连续四届(2022年因疫情未举办)全国农业机械展览会在我市成功举办。展会规模逐年扩大,2025全国农机展展览面积超6万平方米,汇聚来自国内外600余家知名农机制造商,重点展示先进适用高效智能农业机械发展成果,展品全面覆盖耕、种、管、收、加农业全程机械化作业环节,吸引了7.6万人次专业观众观展。谢谢!

  

季方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现场提问就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们还有其他关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了解的,可以在发布会结束后,与市农业农村局联系,进行深入采访。

  媒体朋友们,正如今天发布会所介绍的,“十四五”以来,我市在“三农”工作领域持续发力、深耕实践,逐步走出了一条契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径,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希望大家持续关注支持我市“三农”工作,聚焦产业发展的新突破、乡村建设的新变化、农民生活的新提升,通过全方位、深层次的宣传报道,为驻马店持续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奋力建设农业强市凝聚社会共识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最后,再次谢谢各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到这里,再见。


责任编辑:霍瑞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驻马店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