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5-01-06 10:47
信息来源:
平舆县人民政府
——省级非遗民间手工技艺。
太平车是从远古沿袭下来的一种古旧车辆,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造车工艺趋向成熟的结晶,主要使用在中国平原地区。据《路史·后纪》载:奚仲发明车辆,夏禹时期封奚仲为夏车正,主管天下造车之事。由于天中地区盛产造车的上乘之木“槐”,而将奚仲分封到这里,并以奚仲五世祖少昊之名“挚”为其国名。奚仲父子率领族人到这里后就地取材,广纳民智,在原有舟车的基础上终于创制了四轮太平车曰“舆”。《管子·形势篇》说:“奚仲之为车也,方圜曲直,皆中规矩准绳,故机旋相得,用之牢利,成器坚固。”据相关史料记载,太平车最早出现在宋代,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就描绘有几辆用四匹或两匹健骡拉的太平车。太平车因其滚动平稳而得名。
奚仲造车与平舆渊源
平舆夏商时期称为挚地,盛产优质的树木。奚仲是传说中车的创造者,官居夏朝的主管造车事务的车正,受封于挚地,带领部族专司造车之事。《周礼•考工记》:“舆人为车。”《说文》:“车,舆轮之总名也,夏后时奚仲所造。”“舆,车也”。奚仲于平舆造车,夏禹封为舆侯,平舆人建舆侯祠祭祀。奚仲之子吉光在此驯马拉车,继续创新造车技艺。殷商末期,挚国之君任成继承祖上造车的娴熟工艺,利用这里盛产优质槐木的优势,开始生产一种叫“舆”的车辆,并以驾驶平稳、造型精美而闻名天下。凝结着挚地先民集体智慧的“舆”的发明对整个人类文明史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这种早在三、四千年前就已问世的造车术则永远成为中华文明曾领先世界的历史见证。因此地平坦且发明了车舆,时人便谓之“平舆”迄今。战国楚置平舆邑,秦置平舆县,汉置汝南郡,治所在平舆县。2007年,平舆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车舆文化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