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驻马店市民政局对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38号建议的答复

投稿:市人大  来源:时间:2024年10月11日

索 引 号: S0001-1401-2024-01121 主题分类: 其他
信息来源: 归集发布日期: 2024年10月11日
名  称: 驻马店市民政局对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38号建议的答复
文  号: 有 效 性:

 梁洪林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全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对养老服务工作的决策部署,担当作为,真抓实干,聚焦重点,务求实效,积极推进街道、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全市46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57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全部建成,覆盖率100%,“15分钟”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初步形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完善,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驻马店市养老兜底保障、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等工作获得2021年度国务院督查激励表彰,驻马店市是唯一一个以非省会城市获此殊荣的省辖市,被国家发改委总结刊发全国学习借鉴;驻马店市高质量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做法入选2022年全省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典型案例。

二、所做的工作

一是积极推进县级中心敬老院公办民营改革。有效提升兜底养老服务水平,实现公办养老机构发展良性循环。西平县中心敬老院委托恒康亿鑫养老院经营管理,一方面提供150张床位保障失能半失能特困供养和贫困重度残疾人等兜底对象使用,另一方面提供100张床位开展市场化运营。坚持“在养老院设立医院、在医院设立养老床位”理念,在县中心敬老院设立西平县金阳康复中心,拥有医护人员27人,配备有CT、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诊疗设备,设立有中医康复等特色专科。采取医生包联护士、护士包联护工、护工包联老人的模式,为县中心敬老院入住老人提供预防、治疗、照护三位一体医养服务,同时对外开展综合诊疗服务,做到养中有医、医中有养、医养结合。目前,该院入住人员205人,其中政府兜底对象142人,社会老人63人,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共赢。

二是推动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针对乡镇敬老院床位空置较多的现状,驻马店市积极推进床位使用率40%的乡镇敬老院转型为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委托专业公司运营,在满足本区域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的前提下,以高龄、失能、独居老年人为重点,向周边老人提供社会化养老服务和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满足农村老人多样化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

三是积极探索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汝南县积极探索农村居家养老工作,对分散供养五保户和低保户中的孤寡、独居、空巢、失独、计生伤残户、困难老党员、优抚对象等失能或半失能特殊困难老年人采取邻里互相帮助的形式解决养老问题。互助养老以“国家政府补一点,邻里乡亲帮一点,老人家庭出一点,服务组织让一点,企业个人捐一点”为理念,在全县建立“专业社工+互助养老+智慧终端+积分激励”运行机制,形成四级服务网络,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到全县养老服务事业的积极性。采用“11411”运营模式,即,1个智能服务终端,1套互助养积分平台,4级调度服务网络(县、乡、村、护理员4级),1个运营指导中心,1套有效奖励机制,科学指导全县互助养老工作,形成了老人、村级养老服务站、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县级运营调度中心四级服务网络,达到“有呼必应”,提升了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为全县1000余名空巢、独居、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安装了“一键呼”智能终端,整合乡村振兴资金,开发500余名专业农村养老护理员公益性岗位。引导全县公益性社会组织深度参与为老服务,全县注册志愿者2600人,通过“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老人提供精准服务。2021年以来,累计服务老人8300多人次。上蔡积极探索建设村级集体周转性保障房,创新“集中居住、分户生活、互助养老”的农村居家养老模式,为不愿入住敬老院的特困老人提供更多选择,实现了养老“离家不离村、离亲不离情、养老在乡村、幸福家门口”的集中供养模式。全县累计建设村级集体周转性保障房426套,覆盖全县26个乡镇(街道)87个行政村。

四是积极探索重残集中托养。创新实施“市级统筹、县乡实施、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困难家庭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模式,依托乡镇卫生院闲置病房、村卫生室等改扩建重残集中托养机构115个,累计托养照护残疾人8000多人次,现入住2027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超过60%,实现了“托养一人、脱贫一户、解脱一家、温暖一方”,创造了重度残疾集中托养的“驻马店模式”,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入选“全球减贫案例”。

五是倡树敬老风尚。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助老传统美德,积极倡导守望相助、邻里和睦、与人为善、与邻为伴等孝老、敬老社会风尚。建立了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2023年全年发放资金1.77亿元,惠及21.7万名高龄老人。上蔡县深入挖掘重阳文化内涵、讲好古蔡孝道故事、展现上蔡新风新貌,加快推进重阳文化传承与弘扬,把重阳文化这张名片擦得越来越亮。“上蔡重阳习俗”被国务院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连续举办二十届“中国—上蔡重阳文化节”,上蔡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重阳文化之乡”。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加大养老服务设施供给力度。增加对农村敬老院的资金支持力度,利用3至5年的时间,对隐患较大的农村敬老院进行改扩建,消除安全隐患,补齐城乡养老差距水平。严格落实《河南省养老服务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新建城镇居住区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土地出让合同明确该设施权属归政府的,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约定的移交方式,自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九十日内将设施以及有关建设资料无偿移交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用于开展非营利性养老服务。”加强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结合国土空间布局总体规划,因地制宜编制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促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合理布局、均衡发展。持续开展新建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清理移交工作,强力推进落实“四同步”要求,保障新建小区的养老服务用房。

二是进一步优化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环境。严格按照《关于做好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工作的通知》(国卫办老龄发〔2019〕17)号文件“公立医疗机构申请设立养老机构的,应当依法向编办提出主要职责调整和变更登记申请,在事业单位主要职责及法人证书‘宗旨和业务范围’中增加‘养老服务、培训’等职能”等规定,及时解决医养机构审批登记瓶颈。

三是进一步强化人才保障。着眼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专业化养老服务需求,健全养老服务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和激励制度,打造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德技兼备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为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拓宽养老服务人才来源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人才到养老服务领域就业创业,对到农村等养老服务基础薄弱地区的加大支持力度。支持家政服务、物业服务等机构相关人才转型从事养老护理相关工作。支持医务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并在职称评定等方面享受与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同等待遇。大力发展养老服务职业教育,支持职业院校开设养老护理等相关专业,稳步发展养老服务职业本科教育。加强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层次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加大对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建设的支持力度,支持相关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为养老服务行业培养输送更多高层次人才。适度放宽养老护理员考试年龄限制,建议在现行基础上放宽5岁。以养老护理员为试点,完善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培养更多高级别职业技能等级的养老服务技能人才。建立养老服务职业技能等级与相应职称、学历的双向比照认定制度,推进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学习成果与职业技能等级学分转换互认。完善养老服务人才保障激励措施,提高薪酬保障水平。加大褒扬激励力度,提升养老服务人才职业尊崇感和社会认同度。

四是进一步发展养老金融。积极申报长护险试点城市,切实减轻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原因导致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医疗护理费用负担。加强对养老服务业项目融资的财政支持,对养老服务业项目贷款给予风险补偿、财政贴息、财政奖励等支持政策,通过政府担保基金、政策性担保机构等方式加大信用增进支持,帮助金融机构分散风险,通过财政资金撬动信贷资金。丰富养老金融产品,根据不同类型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和运营特点,满足居家、社区、机构养老不同供应体系的金融服务需求,提供普惠性、标准化信贷产品和综合服务方案。

五是进一步提升运营质效。发挥市场主体作用。积极引入省内外知名的专业化、规模化养老服务运营企业,大力扶持本地养老服务企业品牌化、连锁化发展,打造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强的养老服务品牌。加强城乡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积极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食堂,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养老,在家门口享受便捷的养老服务。加强养老服务运营机构运营秩序、服务质量和安全监管,建立完善养老服务登记、监管、退出制度和评价体系,确保规范运营、良性运转,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让老年人获得感更有成色、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衷心感谢您提出的宝贵建议,希望您今后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我市养老服务工作。

2024年5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