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投稿:市乡村振兴局 来源:时间:2023年06月21日
索 引 号: | S0001--2023-01248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信息来源: | 归集发布日期: | 2023年06月21日 | |
名 称: | 关于对市政协五届一次会议 第213号提案的答复 | ||
文 号: | 有 效 性: |
尊敬的秦保军、余加轩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驻马店市乡村振兴局坚持把脱贫地区产业发展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根本之策,围绕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国际农都”“中国药谷”建设为引领,以特色化、专业化、园区化、集群化为导向,依托乡村资源优势,做好“土特产”文章,着力在主导产业上强基础、在特色产业上抓提升、在利益联结机制上抓结合,培育了一大批特色产业,实施了一大批产业项目,形成了“县有地方特色、乡有主导产业、户有脱贫项目、业有主体带动”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全面提升认识,突出抓好特色产业规划
(一)抓好示范引领。始终把特色产业发展作为巩固拓展脱
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实施,确保产业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驻马店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驻马店市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方案》、驻马店市进一步健全完善帮扶项目联农带农机制的实施方案》,细化产业发展方向,加强产业扶持,为各县区和有关单位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指导。
(二)完善推进机制。建立健全产业定期例会、现场观摩、
评比通报等制度,加强工作统筹,强化措施落实,有力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常态化督导调研,将脱贫地区实施特色产业发展情况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重要内容,围绕产业谋划、特色产业发展、产业项目实施等方面,常态化开展暗访调研、督查巡查,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二、坚持科学布局,构建特色产业发展体系
(一)突出抓好园区建设。立足统筹县域富民产业发展,引导有条件的中心镇建设“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乡村振兴产业园,形成县城经济开发区、乡镇乡村振兴产业园、中心村产业车间分工合理的产业空间布局,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如平舆县创新推进县级主导产业工业园、乡级乡村振兴产业园、村级共同富裕加工园“三园”融合发展建设,形成县、乡、村三级产业联动的发展格局。确山县刘店镇培育电商物流园,加强优质草莓、葡萄等基地建设,将电商平台和田间生产结合起来,激发产业发展活力。西平县以渔网渔具生产研发、加工销售、仓储物流以及垂钓娱乐、餐饮服务等为重点,打造水泉汪“渔网渔具产业园”。
(二)突出抓好片区发展。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发挥交通优势,突出文旅融合,将园区串联成片区。如依托国际农产品加工园,实现遂平县、驿城区、确山特色种植加工产业连片发展。驿城区打造以胡庙万亩桃园桃花节休闲民俗旅游园区为依托的“五乡联动、三区集聚”西部休闲观光农业片区。汝南县集中连片打造蔬菜产业发展专业镇、村、户,其中三门闸、金铺等9个重点镇共种植设施蔬菜7万亩。确山县以“四好农村公路”为纽带,串联27家帮扶企业(合作社),8个红色文旅结合的风景名胜区,6个夏枯草、红薯、中药材、玫瑰花大型生产加工基地,4个最美乡村,3个古板栗园,打造特色种养、文旅文创各项产业发展“珍珠链”。
(三)突出抓好集群培育。围绕食品加工、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服装制鞋、现代化工、绿色建材、节能环保、户外休闲、新能源电动车“九大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各县区自身县域资源优势,实现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如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围绕面、肉、油、乳、果蔬五大食品,着力构建 “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体系。全市共建成优势特色产业集群64个,其中21个被认定为省级集群,居全省第一位。泌阳、确山列入豫西南肉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正阳、新蔡分别列入全省花生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奶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三、聚焦优势发力,做足特色产业发展文章
(一)挖掘乡村产业“土”味。立足乡村优势资源,着重在“土”字上下功夫,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在强力推进优质小麦、花生、生猪、肉牛奶牛、蔬菜、白芝麻、肉羊、食用菌、中药材、水产品等十大优势产业发展的同时,充分利用本地的农业优势和“红”“绿”资源,大力推进特色种养、乡村旅游及休闲农业等。如遂平县通过发挥嵖岈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温泉小镇的带动作用,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驿城区打造了以金顶山风景区、蚂蚁山等自然景观为代表的度假旅游区和鲁湾小镇等观光采摘园区。
(二)打造乡村产业“特”色。大力开展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行动,形成“一地一特色”的农业区域性布局和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经营格局。如平舆县立足于中国白芝麻原产地的品牌优势,努力把“小芝麻”做成大产业。全县白芝麻种植面积稳定在40万亩左右,总产5万吨以上,白芝麻经营企业50多家,年加工能力5000万公斤。确山县培育发展提琴产业,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发展之路,擦亮了“确山提琴”这张新名片,当地农民工返乡创办小提琴加工企业144家,生产的中高档提琴占国际市场的80%以上,带动2600多人在家门口就业。正阳县深度融合“全产业链”,打造花生产业3.0,依托“小花生”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全县常年花生种植面积170万亩以上,占全省花生种植面积的10.3%,产量54万吨,花生产业综合效益位居全国第一,实现了品牌价值、产业产值“双百亿”目标。
(三)扩大乡村产业“产”能。以全产业链发展思路做大做强做优主导产业,发挥三次产业融合的乘数效应,形成多主体参与、多业态打造、多要素集聚、多利益联结、多模式创新“五多协同”发展格局,引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市培育重点农业龙头企业410家,先后引进金玉锋、五得利等粮食深加工项目26个,总投资260多亿元,全市粮食年加工能力达到1822万吨。正在建设的恒都集团年产10万吨牛肉深加工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值120亿、利税15亿,已建成投产的5万吨熟食加工项目,年产值可达60亿元、利税7.5亿元。
四、着力构建保障体系,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
(一)加大投入强支撑。持将财政衔接资金重点用于产业帮扶项目,确保各类产业扶持政策落实。今年以来,全市已累计投入财政衔接资金15.29亿元,其中投入产业项目9.62亿元,实施产业项目279个,产业项目资金占比达60%以上,覆盖9万户脱贫户。为4420户脱贫户及监测对象发放小额贷款1.45亿元。为399个帮扶企业(合作社)发放精准扶贫企业贷款47.88亿元,缓解了脱贫群众自我发展产业缺资金、各类帮扶主体融资难题,有效推动了产业发展。
(二)加强培训兴人才。整合各类培训资源,持续加大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力度,提高创业致富带头人在农业经营、管理、营销等方面的职业技能,充分发挥其带动脱贫群众和监测对象发展产业、创业增收的重要作用;结合“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对有发展产业、自主创业的脱贫户及监测对象进行摸底排查,开展有针对性培训,提升脱贫户及监测对象农业技术水平、农业生产技能等。截至目前,为29719人脱贫劳动力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新增技能人才21019人、高技能人才6160人。
(三)联农带农促增收。建立健全联农带农机制,将新型经营主体扶持与联农带农效果紧密挂钩,形成企业、合作社和脱贫户、监测户、小农户在产业链上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格局。如遂平县引导支持思念食品、克明面业等龙头企业向原料基地延伸,与219家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联合,发展订单优质小麦30万亩、优质花生25万亩、优质蔬菜3.5万亩,有效带动2000多户脱贫户和监测户通过订单农业、土地流转等实现增收。
尊敬的秦保军、余加轩委员,衷心感谢你们对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提出的宝贵建议,不知我们的答复您是否满意,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2023年6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