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2-06-20 16:20
信息来源:
1-5月,在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发展环境超预期变化的复杂形势下,全市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强化经济运行调度,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1-5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4%,高于全省1.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8位。
一、基本情况
1.工业投资快速增长,转型升级成效凸显。1-5月,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3.9%,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1.5个百分点。对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贡献率为72.5%,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97个百分点。工业项目数量增加。1-5月,全市在建工业项目313个,同比增加50个。从新开工项目看,全市新开工工业项目91个,比去年同期增加46个,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工业项目50个,比去年同期增加23个。制造业投资占比不断提高。1-5月,全市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7.9%,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36.7%,占比比去年同期提高4.5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持续发力。1-5月,全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0.2%,占工业投资比重为9.1%,拉动工业投资增长4.5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00.8%,占高技术产业投资的比重达71%。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快速增长。1-5月,全市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3.1%,占工业投资的比重14.7%,比去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生物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4.2% ,节能环保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1.7%。
2.新开工项目支撑有力。1-5月,全市新开工项目165个,同比增加63个,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78个,同比增加28个。铁路物流产业园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许昌至信阳高速公路第六路段项目、年产120万吨海藻科技生态肥项目等15个计划总投资5亿元以上的项目今年开工建设。1-5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40.7%,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21.6%,对全部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4% 。
3.民间投资稳步增长。1-5月,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3.1%,高于全省民间投资增速6.9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9.3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1.7%,比去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民间投资同比下降2%,占民间投资比重为5.4%,第二产业同比增长22.4%,占民间投资比重为48.4%,第三产业同比增长6.6%,占民间投资比重为46.2%。
二、存在问题
1.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持续下滑。1-5月,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4.3%,低于全国基础设施投资增速1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基础设施投资增速10.4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15.5%,下拉全部固定资产投资0.8个百分点。从项目规模看,亿元以上基础设施项目个数同比减少16个,计划总投资同比降低4.1%,本年完成投资同比下降14.1%,下拉全部固定资产投资1.9个百分点;分行业看,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占基础设施投资的66.6%,增速同比下降13%,公共设施管理业占基础设施投资的42.2%,增速同比下降21.6%;
2.房地产开发投资持续低迷。1-5月,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9%,低于全市全部固定资产投资9.5个百分点。从实物量看,本年新开工面积比去年同期下降41.1%,房屋建筑竣工面积比去年同期下降90.3%。从销售看,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3.4 %,商品房销售额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5.4%。
3.工业技改投资增速与全省差距拉大。1-5月,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7%,低于全省工业技改投资32个百分点,比1-4月份增速差距拉大4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工业投资16.9个百分点,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9.3%下降到现在的16.7%,对全部工业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仅为5.7%。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虽然当前在稳投资中有一些积极的因素,“万人助万企”“三个一批”“四个拉动”、逆周期政策等政策效应已经显现,但是在全市基础设施投资下滑明显,基数逐月增大的情况下,要保持全市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压力较大。下一步我们要抓住项目建设的黄金期,加大项目建设力度,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
1.持续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全力挖掘基础设施投资潜力,将基础设施投资作为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要抓手。在稳住工业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的前提下,要充分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引导带动作用,积极挖掘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潜力,为稳住投资提供有效支撑。
2.持续做好项目入库工作。进一步加强部门联动和信息共享,抓好项目入库及统计凭证(三方工程进度单和财务票据)的收集整理工作。高质量推进“两清单一台账”入库项目统计台账,做到项目应统尽统。
3.强化部门指标与投资增速的匹配度。加强部门间沟通,进一步完善投资运行预警调度机制,着力强化建筑业增值税、建筑业用电量、贷款余额、商品混凝土生产等匹配指标的监测分析,加强支撑投资增速的部门指标与投资增速的协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