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直播间

张献龙:心之所向 素履以往

投稿:huoruiqi  来源:驻马店日报时间:2023年11月27日

心之所向 素履以往

——访驻马店籍新晋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献龙

 11月22日,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结果正式揭晓,驻马店籍科技专家——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作物学会棉花专业委员会会长、国际棉花基因组计划主席张献龙成功当选。 

信息传来,家乡人额手相庆。 

张献龙30多年来,深入产业主产区、躬耕科研育人一线,把论文书写在祖国大地上,为我国棉花育种研究和一流人才培养作出了卓越贡献。 

11月25日,张献龙教授在百忙中接受记者电话连线采访。在近一个小时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位新晋院士的成长轨迹与奋斗历程,在此以飨读者,共同勉励。 

心之所向 

张献龙1963年3月出生于驻马店市上蔡县的一个农民家庭。有兄弟姊妹6人,他是家中的长子。在那个经济不发达的年代,家庭的贫困可想而知。吃不饱饭、饿肚子的事时常发生。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粮食短缺,外汇短缺。“猪粮安天下,棉花暖人心。”棉花是当时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品也是主要的创汇产品,河南是种棉大省,张献龙的父母也种棉花。 

张献龙父母都是大字不识的农民,但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在那个异常艰难的年代,还是勒紧裤腰带让孩子们上学。 

张献龙从小学到高中都勤奋好学,深得老师喜爱。197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上蔡高中的重点班。张献龙高中时代,最主要的口粮就是红薯。他清楚地记得,父亲刨红薯把脚弄伤了,可还是忍住伤痛从家乡走20多公里路到学校给他送红薯。那一篮子红薯是他一周的口粮,红薯发霉了也舍不得扔掉,在学校食堂馏馏再吃。作为家中长子,父母的不易、乡亲的不易,他深有体会。为了供他上学,排行老二的妹妹不得不辍学。 

张献龙下定决心,一定要学有所成,将来改变家庭和家乡的贫穷面貌。当时学校的住宿条件差,一间房子住一二十个学生,睡的是大通铺。晚上寝室熄灯后,他为了抓紧学习,又怕影响同学们休息,就偷偷起来点煤油灯学习到深夜甚至黎明。早晨起来,鼻孔里都是被煤油熏出来的黑灰。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0年,17岁的他,以超出当时一本线10多分的成绩被华中农业大学(当时叫华中农学院)录取。 

“上蔡高中班主任马中民老师可以说是我人生中第一个贵人,他指导我选择华中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我的科研人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张献龙说。 

素履以往 

考上大学后,张献龙最初的愿望是毕业后回家乡主政一方,当镇长。用自己所学,改变家乡贫穷的面貌。为此,张献龙在大学期间学习非常刻苦。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1983年下半年他积极申请入党成功,为毕业后回到乡镇工作做足了准备。 

张献龙坦言,1984年毕业时,自己并不打算考研。但是1983年暑假,他看到很多同学都在积极备考研究生。他也想尝试一下,便报考了本校的棉花专业,结果,他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被学校录取。 

1980年,张献龙参加高考时,英语只占30%的分,学生基本上都把精力放在了数理化主科上,英语大都采取应付态度,张献龙亦然。上大学后,要求学习英语,他又重新从ABC学起。他用半年的时间,把农学英语学完了,然后就又向更高级别的英语迈进。 

张献龙的硕士生导师孙济中是当时华中农大的校长,也是全国著名的棉花专家。张献龙硕士毕业的时候,他还是一心一意想回家乡用自己的知识改变家乡面貌。导师却很看好他的科研能力,反复劝导他好好复习考博。结果,张献龙参加考博,又考了个第一名。 

张献龙是位家乡情结很浓的人。他博士毕业后,还是想回家乡。当时中科院棉花研究所在河南安阳,该所所长想把张献龙要到他们所去。导师孙济中校长却真诚地希望张献龙留校,把棉花事业继续延续下去。 

“可以说孙济中校长,是我人生中的第二个贵人。如果不是他引导我搞农业科研,我可能就回家乡搞农业推广去了。”张献龙说,“就这样,我在不知不觉中走上了科研的道路。” 

生如逆旅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棉国和消费国,然而,种质资源狭窄的现状严重制约了我国棉花产业的快速发展。1992年,不到30岁的张献龙在刚刚成立的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领到一张仅仅1.5平方米的试验台,在前辈们工作的基础上,开始了棉花育种工作的艰难探索,打破优质棉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是他孜孜以求的梦想。 

1990年到2002年,是张献龙艰苦创业的12年,育种体系不完善,科研转型困难,张献龙一个人、一张桌子、一个学生,延续数年。即便连续4次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失败,他也从未放弃对棉花育种的执着,一直瞄准国际前沿,不急不躁、潜心科研。 

张献龙带领学生经过对300多个棉花品种的系统测试、筛选获得了具有高效再生和高频转化效率的陆地棉种质“YZ—1”,并获得了转基因方法专利,这是迄今再生最快和转基因效率最高的陆地棉种质,已被全世界广泛用于棉花基础和生物技术研究。

此后,他又带领团队接续创造了多项国际领先成果:率先绘制陆地棉和海岛棉参考基因组,解析棉花遗传资源的演化规律,为开展精准设计育种提供了“路标”。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植棉区,贡献了我国90%的棉花产能,但新疆棉区枯、黄萎病和高温干旱危害严重,培育多抗品种是新疆棉区的迫切需求。针对此关键问题,张献龙联合新疆农垦科学院、石河子大学等单位,历时15年,研发了1000余份优质、多抗材料,培育出的育种材料被新疆育种单位采用,培育出金垦1161、新825等10个多抗机采棉品种,累计推广1030万亩。 

一苇以航 

由于业务突出,2008年,张献龙走上了华中农业大学副校长的领导岗位。他一边抓业务、搞管理,同时心系科研不放弃。他说:“每天,哪怕开会开得时间再晚,我也要到实验室里转转,周末也是天天去实验室。” 

2018年8月,已当了10年的副校长,50多岁的张献龙自感精力有限,于是,在其多次申请下,辞去了副校长的职务,一心一意带学生、搞科研。 

30年来,张献龙夜以继日地从事棉花生物技术与育种应用研究,取得了累累硕果。他是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5项,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先进工作者。在《Nature Genetics》《Nature Plants》《Plant Cell》等高水平杂志发表论文60多篇,居棉花领域世界第一,H指数73。主编/参编专著8部;Elsevier国际出版集团2014年发布的统计结果,在“农业与生物科学”领域,张献龙一直在高被引学者之列。近4年连续入选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作为老师,他桃李满天下。他先后培养毕业了70多名博士生,95%工作在科教战线。张献龙的棉花团队已经有8名教授,1名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领军人才。研究内容已经扩展到棉花纤维发育的功能基因组学、棉花细胞培养和形态建成的分子生物学、棉花抗病基因的克隆与抗病育种、棉花基因编辑技术和棉花转基因育种、棉花高温不育等。 

梦想成真 

正是凭借着这股不怕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他带领团队,迎难而上。2023年,他成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其实,在2015年、2017年、2021年,张献龙曾三次提交院士申报。由于院士名额有限等原因,他第一次没进入第二轮答辩,申请失败;第二次进入了第二轮答辩,没有进入第三轮院士候选;第三次是进入了院士候选人名单,没被当选。但他不气馁,继续努力耕耘。 

张献龙说:“今年很幸运,成功当选了。当选是对自己前期工作的一个总结,也是院士专家对自己努力的一个认可。当选是一种荣誉,也是新的起点。我还要向其他的院士们学习,学习他们为国家、为社会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他们对科学技术不断追求的精神,争取为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这句话出自现代作家七堇年的《尘曲》。意思是说心里想去的地方,穿着朴素的鞋就可以到达,生命是一条逆流的河,即使乘一支芦苇也可以航行到远方。 

张献龙院士的成功经历告诉我们,在追逐梦想的路上,要保持一份坚定与不屈的精神,相信自己,持续不断地努力追求理想。人生如逆旅,行路难免会遇到坎坷与挫折,但始终不要忘记初心,勇往直前,用一颗执着而坚韧的心,驾驭自己的航向,坚守自己的信仰,终会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