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关于驻马店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投稿:huoruiqi  来源:时间:2023年01月13日

 驻马店市五届人大

一次会议文件十四

关于驻马店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3年1月4日在驻马店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上

驻马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宏观环境和超出预期的风险挑战,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呈现出经济平稳增长、民生持续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558.04亿元,居全省第7位,同比增长5.4%,增速居全省第2位,比上半年加快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7个百分点;其中第三产业同比增长5.2%,增速居全省第1位。前三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24元,增长6.8%,增速居全省第1位。1-11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增速居全省第10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增速居全省第6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7.07亿元,增长2.8%,增速居全省第1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92.82亿元,同比增长17.2%,增速居全省第4位;税收收入124.84亿元,增长12.3%,增速居全省第5位。

专栏1:2022年部分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完成情况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1-11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增长1.5%。预计全年控制在2%以内。

进出口总体稳定增长。1-11月,全市进出口完成86.1亿元,同比增长31.3%,增速居全省第5位。

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5亿元以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100亿元以上。1-11月,共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61个,争取上级资金19.14亿元,完成年初目标的127.6%;1-11月,共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176个,争取资金147.62亿元,额度居全省第5位,完成年初目标的147.62%。

产业项目个数和总投资分别占重点项目和“三个一批”项目的60%以上。产业项目个数分别占重点项目和“三个一批”项目的个数的76.1%、88.5%,产业项目总投资分别占重点项目和“三个一批”项目的82.4%、92.1%。

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00个以上。1-11月,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48个,已提前完成目标。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31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万人。1-11月,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45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9万人,超额完成全年目标。

粮食总产量160亿斤以上。全年粮食总产量162.37亿斤,增长0.77%,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

实施天然气管道“入镇进村”工程,力争年底前102个乡镇具备通气条件。1-11月,全市90个乡镇具备通气条件,预计全年可完成目标。

加快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新增技能人才18万人以上,新培养高技能人才5.6万人以上。1-11月,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8.67万人次,新增高技能人才8.89万人,已提前完成目标。

确保完成造林4万亩。完成造林4.83万亩。

发行铁海联运班列310趟,货物21000标准箱。1-11月,全市共发行铁海联运班列308趟,货物21784标准箱。

(二)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稳定企业生产。制定《驻马店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方案》,市政府成立市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经济运行调度机制指挥部,建立“1+1+N”政策体系,全市纳入“四保”白名单企业(项目)2490家,在疫情发生时,迅速启动应急机制,为常态化疫情防控下企业正常生产、项目正常建设打好基础。二是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精准直达。认真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出台的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及接续政策,坚持问题导向,组织专项督查,确保各项措施尽快落实到位,预计全年为企业减税降费30亿元以上。三是持续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紧扣“依法、科学、精准、有序”防控原则,着眼“早、防、快、准、小”防控要求,持续强化核酸检测、场所码全覆盖、人员报备、重点人员重点场所监测、电子卡口核查、涉疫人员协查等重点工作,全市纳入新版平台管控哨点机构/场所4.2万个,31类重点人员录入信息38万人,共接收区域协查信息1万多次,“点对点”转运风险人员27462人,全力维护正常社会生产生活秩序。

专栏2: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落实情况

实施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截至11月底,共办理留抵退税1258户次,留抵退税金额28.46亿元;84253户纳税人享受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六税两费”优惠减征政策,减征税额7378万元;有3465户次个体工商户纳税人享受“六税两费”减征政策,减征税额117万元;有111618户次小型微利企业享受“六税两费”减征政策,减征额12562万元;有13381户次新办企业享受“六税两费”减征政策,减征额4620万元。

实施多项金融支持政策。紧盯企业需求,积极引导推动各金融机构优化提升贷款精细化定价水平,适当下放贷款定价权限,实现实际贷款利率稳中有降。全市新发放企业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和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5.79%、5.95%和5.7%,较年初分别下降1.12、1.28、1.22个百分点。

积极实施稳投资政策。用好用足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共申报项目309个,总投资1777.2亿元,拟申请基金金额171.4亿元;经国家发改委审核通过35个项目,总投资237.6亿元,拟申请基金额度19.26亿元。组织申报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贷款财政贴息项目150个,总投资328.9亿元,拟申请贷款117.6亿元,经国家发改委审核通过项目48个,总投资30.4亿元,贷款需求19.05亿元。组织申报制造业中长期贷款项目178个,项目总投资537.42亿元,项目贷款总需求306.04亿元;经国家发改委审核通过共计80个,签订合同项目22个,签订合同金额18.04亿元。

不断降低企业成本。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截止11月底,全市累计为企业减轻负担3.99亿元,其中降低用电成本2.49亿元,降低用地成本1.38亿元。

精准实施促消费政策。2022年市县财政大力筹措资金,积极发放消费券,全年财政出资2800万元,引导社会资本940万元,带动消费金额逾5亿元,切实将优惠落到实处、惠及居民、提振消费。

落实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政策。出台《驻马店市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对拥有一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全市各金融机构针对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的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0%,已发放购房补贴987套771万元。

全面落实保粮食和能源安全政策。第一批2.26亿元、第二批1.01亿元和第三批1.2亿元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已全部发放完毕。2022年度12.82亿元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已全部发放完毕。积极推动响水潭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和确山竹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入规。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接入省充电智能服务平台充电站129座,充电桩1449个。

(三)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一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坚持“项目为王”导向,采取“周例会”“月通报”“季观摩”“领导分包”等措施,扎实推进“三个一批”活动和项目建设力度。1—11月,全市142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140.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86.6%。996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021.1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201.5%。综合考评位列全省第一方阵。截止11月底,全市前六期滚动实施286个“三个一批”项目,其中“签约一批”开工率97.5%,“开工一批”开工率100%,“投产一批”达效率100%。二是积极争取专项债资金。2022年全市发行专项债券项目176个,发行债券额度147.62亿元,居全省第5位,截止11月底,已支付债券资金126.5亿元,资金支付率85.7%,居全省第1位。三是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许信和安罗两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投资106亿元的金玉锋大健康产业园、投资80亿元的鹏辉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部分已建成投用;投资100亿元的中国(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投资52亿元的今麦郎食品产业园、投资50亿元的恒久机械制造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投资56亿元的中兴新业港智慧产业园、投资50亿元的平煤神马尼龙产业园、投资30亿元河南泰普森户外休闲和投资18亿元的惠强新能源等一批计划新开工项目主体已开工建设。

专栏3:重点项目和“三个一批”

▲“三个一批”活动。前六期滚动实施286个“三个一批”项目。其中,“签约一批”项目40个,总投资284.9亿元,2022年度计划投资166.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52.6亿元,截止11月底,已开工项目39个,开工率97.5%。“开工一批”项目163个,总投资1408.4亿元,2022年度计划投资608.5亿元,截止11月底,开工以来累计完成投资738.4亿元,已开工项目163个,开工率100%。“投产一批”项目83个,总投资566.8亿元,截止11月底,累计完成投资531.4亿元,已达效项目83个,达效率100%。

▲省重点项目建设。2022年省重点项目142个,总投资3612.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47.3亿元。1—11月完成投资2140.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86.6%。在全省月度项目考评中均居第一方阵。

▲市重点项目建设。2022年市重点项目996个,总投资8063.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483.9亿元。1—11月完成投资7021.1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201.5%。

(四)产业发展势头加快。一是农业不断提质。前三季度,全市畜禽肉产量67.95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5.14%,高于全省1.74个百分点。预计全年全市新建高标准农田87.7万亩,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032.7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162.37亿斤,增长0.77%,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二是工业稳中有进。1-11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其中高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27.5%、10.6%、14.2%;36家企业被认定为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弘康环保、乐山电缆2家企业入选工信部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鼎力杆塔、中多铝镁2家企业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三批重点“小巨人”企业。三是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成功申报全国养老服务先进市,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恒兴物流、福和物流被评定为河南省首批物流“豫军”企业。全市县、乡、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体系不断完善,1-11月,全市已实现快递进村数量2114个,快递进村比率达到80.71%,居全省第1位,已形成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和物流服务体系。四是“中国药谷”蔚然成势。全市新增生物医药企业96家,生物发酵药、化学原料药均居全国前列,天方药业螺旋霉素系列产品国际领先,华中正大硫酸金霉素产量全国第1,后羿制药超级泰勒菌素和鼎复康抗癌植物1类新药填补了国内空白,打造比较完备的生物医药产业链条。已实施生物医药类项目65个,总投资498.86亿元;1-11月,全市规上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1%,高于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15.1个百分点。

专栏4:开发区改革情况

总体情况。驻马店市原有省级以上开发区20个,包括11个省定产业集聚区、5个省级服务业园区和4个国家级现代农业开发区,本次改革整合为11个先进制造业开发区。

优化管理机构设置。开发区按照“管委会+公司”模式设置管理机构,强化管委会经济发展主责主业。全市11个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管委会的“三定方案”6月底前全部获得批复。开发区依托原产业集聚区的平台公司全部完成运营公司的组建,并正常运转。

推动“三制”管理创新。制定《关于推进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加快推进领导班子任期制、员工全员聘任制、工资绩效薪酬制等方面的改革,全面提升开发区活力和动力。

积极推进放权赋能。印发《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委托驻马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行使部分经济管理权限的公告》,向高新区委托137项经济管理权限。督促各县区将承接的255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中136项同步转移到开发区。

(五)动能转换步伐加速。一是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不断招大引强,1-11月,全市累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78个,总投资3366.33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21个,总投资1978.06亿元;5亿~10亿元项目172个,总投资930.55亿元;1亿~5亿元项目185个,总投资457.72亿元。二是创新动力不断增强。全年共培育创新龙头企业15家、瞪羚企业27家、雏鹰企业2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30家。认定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3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5家,培育省、市级农业科技园区5家,认定省级农业科技园区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26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64.8%,位居全省第4位。1-11月,全市市场主体达59.11万户,日均增加340个。“院士经济”聚集效应凸显,“花生院士”张新友、“食用菌院士”李玉、“防水院士”王复明等22名院士全力为驻马店高质量发展赋能增势,带动形成12个国家级、247个省级创新平台,借力“最强大脑”发展“院士经济”,催生了创新驱动、换道领跑的“才富”集聚效应。黄河实验室坝道工程医院(平舆县)中试基地和河南省地下工程中试基地挂牌运行,正式纳入省实验室研究体系,成为黄河实验室重要支撑力量。三是各项改革全面深化。我市营商环境综合排序居全省第6位。市级207个事项269个材料免提交纸质证照。继续精简办理环节,压缩办理时间,工程建设项目开工审批总时长已压缩至50个工作日以内,全市“不见面审批”事项占比99.02%。

专栏5:优化营商环境

完善工作机制。聚焦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评价问题溯源和2022年营商环境整改提升工作,印发《2022年驻马店市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积极推进“双周例会、月调度”机制,共召开27次调度会,召开双周例会120次,报送工作亮点、典型案例、创新案例共51个。

推动“双条例”落实。市人大常委会营商环境“两条例”执法检查发现的104项问题,目前已基本整改落实。

持续优化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围绕“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目标,推动“四减一优”(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优流程),推进政务服务数据通、网络通、系统通、证照通,提高“即办件”“零跑动”占比,市县两级11个行政服务中心共进驻单位457个,共设置窗口1232个,综合窗口受理率达到91%以上,基本实现“一门一窗一次”服务。在全省率先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小窗口、大民生”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报道,入选全省“我为群众办实事”100个群众满意度高的实事。

开展提优势补短板专项行动。对标国内前沿水平,复制推广先进地区121条成功经验,推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突破,企业权益保护、办理建筑许可、登记财产、获得信贷 、执行合同、市场开放度等事项进入全省前3位。设立“营商环境进行时”栏目,深度解读《驻马店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及相关惠企政策,定期刊发优化环境典型案例,开展不同层次培训167次。

加快法治化营商环境示范市创建。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深入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立包容审慎监管制度,制定出台《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和一般违法行为从轻减轻行政处罚事项目录清单》,收集汇总目录清单774项。开展法律援助,共为中小企业提供法律咨询1120次,开展“法律援助进企业”法治宣传活动153次,解答企业职工法律咨询。成功入选国内第一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成为我省首个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积极申建法治环境示范市,成为全省四个营商环境示范市之一。

提升企业满意度。组织开展多轮次企业大走访活动,落实省定“七件事”,开展政府兑现承诺专项行动、惠企政策调查评估、助企纾困系列活动,开通优化营商环境意见建议直通车,在市民中心设立企业之家。畅通民营企业诉求响应智慧平台、驻马店“企业服务总入口”等渠道。开展市直单位“一把手”走流程活动,提供容缺受理服务261次,为新开办企业免费刻章864套。全市企业满意度得分90.93分,居全省第6位,较上年度前移6个位次。

推动“有诉即办”。共受理违法案件27件,办结23件。协调化解政府欠债17360.85万元,协调政府部门清偿3222.9276万元。

(六)城乡协调不断提升。一是城市建设提质升级。统筹推进城市更新与文明城市创建,构建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现代公共设施体系。中心城区新增绿地面积150.51万平方米,整改窨井盖3.4万个,新建供热管网16.8公里、供暖面积106万平方公里,完成棚户区改造项目5个、老旧小区改造58个。全市10个县级特困供养机构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营。二是县域经济不断壮大。深入开展县域治理“三起来”和“两个健康”示范县创建,深化产业集聚区“百园增效”行动,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实施公共服务设施等补短板工程,县城功能品质进一步提升。三是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投入各级衔接资金20.06亿元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新识别监测对象3599户12203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扎实推进全市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乡村建设行动,硬化道路388.57公里,改造户厕10万户。

(七)民生事业持续改善。一是灾后重建加快推进。截至11月底,全市120个全口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开工120个,开工率100%;年度完成投资217193万元,占省下达年度投资任务的148.3%;今年计划竣工的114个项目中,已完工项目109个,完工率95.6%。二是生态环境有效改善。PM10、PM2.5年均浓度、优良天数保持全省前列;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取水水质达标率、污染地块和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均保持100%。完成造林4.83万亩、森林抚育8.86万亩,占目标任务的121%、113%。荣获省级河长制四水同治工作优秀等级。三是就业保障有力有效。精心组织“14+N”公共就业专项服务活动,灵活运用云招聘模式,组织重点企业开展直播带岗,共组织各类线上线下招聘会260场,组织进场招聘企业5530家,提供岗位23.6万个。1-11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45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12万人,困难人员实现就业7431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2.3%、133.3%、138.9%。全市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85万人,农民工返乡创业1.35万人,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7.14万人,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28%、99.66%、170.06%。四是社会事业均衡发展。新建10所、改扩建18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公办学位6090个。42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已全部建成并运营,457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已全部建成并运营,3000户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全部完成。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老年人入网139万人,入网率100%。五是民生福祉不断增进。1-11月,省定民生实事提前完成,惠民工程基本完成,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专栏6:重点民生实事和惠民工程完成情况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评价取证。累计开展各类培训28.67万人次,完成年度目标的122%;新增技能人才24.91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38.4%;新增高技能人才8.89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58.7%。

扩大医院门诊费用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范围。全市2056家定点医药机构开通跨省异地就医普通门诊费用直接结算,全市开通191家5种试点门诊慢特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医疗机构,实现普通门诊和5种试点门诊慢特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全市全覆盖。

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已完成3217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26.9%。

推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42个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已全部建成并运营。457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已全部建成并运营。3000户经济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全部完成。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老年人入网139万人,入网率100%。

提升移动政务服务能力。“豫事办”注册用户普及率65.36%,上线事项323项,完成年度目标的161.5%,分厅事项月使用率100%,分厅事项可用率100%。

推进城市窨井设施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共完成36203个病害窨井盖整治任务,完成年度目标的139%。16166户老旧小区已全部开工,完成年度目标的101%。

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进村(社区)行动。13个“青翼家园”工作阵地软硬件设施已配备到位并投入使用,累计开展线下活动134场,覆盖青少年6036人次,完成全年任务的134%;开展心理疏导活动累计个案821个,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146%。

实施学前教育普惠扩容工程。新建10所、改扩建18所幼儿园已全部完工,实际新增公办学位6090个,完成年度任务135.33%。

加快农村交通物流体系建设。新增农村公路408.25公里,占省定目标的123.71%。新增60个行政村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营目标。已建成2114个行政村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快递进村覆盖面达80.72%。

提高妇女儿童健康保障水平。截止11月底,全市共进行宫颈癌筛查68621人,占全年任务的103.97%;乳腺癌筛查70380人,占全年任务的106.64%;全市共进行免费超声筛查38707人,超省定任务17.6个百分点;免费血清学筛查36550例,超省定任务13.27个百分点;免费新生儿“两病”筛查50666例,完成目标的101.57%;免费新生儿听力筛查50965例,完成目标的102.17%。

加强司法为民服务完成村(居)法律顾问名录库编制,律师担任村居法律顾问的覆盖率达100%。。

继续推进助残服务。全市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完成3272户,占年度目标的118%。同时,推进贫困家庭重残托养中心规范管理,继续加强对10所学前融合教育试点幼儿园管理。

开展“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工程。目前开展1489场,占年度目标(1300场)的114.53%。

守护校园食品安全。已为市本级909682名学生购买保险。各县区均已为学生购买食品安全保险。

加快补齐教育短板。建设中小学教育项目100所,截至目前,已交付使用66所,竣工验收4所,装饰装修10所,主体完工20所。新建农村教师周转宿舍200套,截止目前已投入使用2所36套,装饰装修6所164套。

继续实施农村户厕改造工程目前,全市共改造农村户厕10万户。

实施全民健身补短板工程。多功能运动场已完成目标22处;社会足球场已完成目标22块。天中广场智慧健身园8月2日开工建设,现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

扩大城乡居民就业截至11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45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12万人,困难人员实现就业7431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2.3%、133.3%、138.9%。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4.85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28%。

启动实施练江河全域治理工程。第五污水处理厂、水屯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净化项目、朱古洞乡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净化工程等项目均开工建设。

推进健康驻马店建设。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市第七人民医院)手续已办理完毕;市妇幼综合体(市第三人民医院)项目已开工;各县开展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确保“七统一”管理的顺利运行。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市委坚强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齐力合心、奋力拼搏的结果。但也要看到,受宏观形势影响,对照市人大批准的政府工作报告主要目标,一些主要指标增速低于预期目标。具体说明如下:

1.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4%,低于8%左右的目标。主要原因:从外部形势看,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外部不稳定不确定性加大,各种超预期因素不断显现,虽然前三季度我市GDP增速位居全省第2位,但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超出预期,省内多地发现输入性感染病例,产业链、供应链一度不畅甚至中断,正常的经济循环秩序受到严重冲击,叠加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等制约因素,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经济增长困难较多。

2.1-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低于8%左右的目标。主要原因:我市制造业企业大多数处于产业链中前端,竞争力不强,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的产品较少,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受疫情影响,国内市场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资金、用工、原材料、物流及能源等成本增加,产品积压,库存压力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3.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2.8%,低于9%左右的目标。主要原因:疫情导致群众意愿受限,汽车、家具、餐饮、住宿等行业消费增速下滑,网上购物、线上消费也分流了相当一部分消费群体,对传统的进店销售模式产生较大冲击,造成限上消费拉动力放缓,限额以下小微企业、个体户收益下降。

二、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认真落实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市党代会部署要求,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驻马店实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锚定“两个确保”,深入实施“十大战略”,聚焦“593460”发力方向,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经济发展质量更高、效益更好、速度更快,加快推动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和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贡献力量。

主要预期目标:经济增长7%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进出口总值保持平稳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部分主要预期目标设置说明:

1.经济增长7%左右。主要考虑:一是有支撑。三季度我市GDP增长5.4%,预计全年能够完成6%以上,经济稳中向好,我市通过“三个一批”活动,加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力度,经济发展的基础更加夯实,活力和动力有所提升,潜力正在释放,2023年疫情对经济形势的影响预计会有所减少,经济发展有望触底回升,2023年有望实现7%左右增长。二是重衔接。我市作为发展中地区,必须不断缩小与全国、全省的差距,但又要充分考虑2023年的经济发展不确定性情况,并与整个“十四五”阶段预期目标(7%)保持内在衔接,作为“十四五”第三年,我们的发展速度要保持“十四五”时期平均增速,才能为后期发展留下余地。三是稳预期。这一目标能够满足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要求,与“六稳”“六保”要求相一致,有利于增强发展信心。四是留余地。着眼于应对内外环境变化,不刻意追求过高目标,为政策操作增加弹性,为结构调整留出空间,更好体现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引导各县区各部门把重心聚焦到高质量发展上来。

2.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左右。主要考虑:近年来,我市城镇化率最高增速仅为1.7个百分点,但城镇化率指标为省统计部门统一调控指标,各市不可能过高,一般情况下全省城镇化率年提高1.2-1.3个百分点;我市在基数低的情况下,通过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争取实现1.5个百分点左右具有可行性。

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左右。从2022年情况看,1-11月我市规上工业增长6%,预计全年略高于GDP;而我市要发展重中之重也是工业,考虑到2023年经济发展会有所加快,为有利于明年加快经济增长,规上工业增速略高于GDP增速。

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近年来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总体保持在10%以上,且投资是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需要保持投资较快的增长速度带动经济发展。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预计2023年疫情对经济发展特别是社会消费造成的影响将会减少,但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争取社会消费实现恢复增长,增速与GDP同步增长。

三、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着力稳经济促增长。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突出“593460”发力方向,着力稳定经济基本盘,确保经济始终运行在合理区间。一是强化经济运行调度。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做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大项目的监测预警,准确把握经济走势,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及时发现化解经济运行中的趋势性和苗头性问题,破解“堵点”“断点”“难点”问题,全力稳定经济基本盘,力争主要指标增速保持全省第一方阵。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第八次投入产业调查,加强“准四上”企业信息动态库建设,建立易退库企业等“三个清单”。二是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精准直达市场主体按照能出尽出、顶格执行、精准直达要求,不断丰富政策工具箱,完善政策直达机制,让政策更快捷、更通畅、更精准地传递到企业,增加市场主体获得感。逐行业、逐企业、逐项目走访,逐链条、逐环节、逐产品分析,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打通堵点、连接断点、消除痛点,降低市场主体成本,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全力服务保障企业生产经营。三是切实解决企业困难。持续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进一步拓宽服务企业覆盖面,实现规模以上企业、中小微企业、双创团队等各类市场主体、创新主体全覆盖。坚持“点办理、批处理”,解决用工、用资、用地三大企业难题。健全全方位、全周期、全流程企业服务机制,开通政策落实“直通车”,利用好“企业服务总入口”,大幅提升服务企业的智能化、标准化、精准化水平。

(二)抓实项目扩大投资。坚持“项目为王”工作导向,以“三个一批”活动为抓手,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不断扩大有效投资。一是包装谋划争引项目。充分利用好各类政策“窗口期”,吃透国家战略布局、政策导向和产业发展规律,加大“三个一批”项目谋划储备力度,深化项目前期工作,确保全市每季度谋划储备项目不少于100个,备足发展后劲。持续做好开放招商工作,筹备组织好专题招商活动,制定产业链产业图谱,精准招商、以商招商、链式招商,尽快形成招商热潮。二要加快项目推进。持续抓好“三个一批”和重点项目建设,做好土地、手续、环境、资金、用工等要素保障,争取全年完成省市重点项目投资3000亿元以上,争取产业转型项目占全部项目的60%,先进制造业项目占产业转型项目的60%。积极推动平煤神马尼龙产业园二期、河南泰普森年产2000万套户外休闲用品、伊利集团规模化牧场和高端智能乳制品加工等重大项目稳步实施,推动金玉锋大健康产业园、中牛实业皮革制品生产、凯佳绿色食品加工等在建项目投产达效。三是用足用好政策性金融工具积极承接用好国家支持制造业企业、设备更新改造的中长期贷款政策,梳理储备备选项目,建立常态化政银企对接机制,及时向银行业金融机构推送,争取更多中长期贷款投放。对签约投放的项目和符合要求的项目,加强项目推介、银企对接,推动政策性银行安排新增信贷额度落实配套融资,引导商业银行通过银团贷款等方式加大信贷投放。四是持续抓好“三个一批”坚持“周例会”“月通报”“领导分包”等制度,建立项目从招商、审批、开工、建设、投产等全流程全周期的服务保障机制,逐月开展责任调度、行业调度,扎实做好“三个一批”活动,进一步促进形成大抓项目的强大合力,在全市形成“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发展和梯次推进格局。

(三)推进产业创新转型。坚持产业兴市,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和产业联盟会长“双长制”,突出“一链一策、梯度培育、分类推进”,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一是推动工业发展提质提效。重点围绕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现代化工、服装制鞋、绿色建材、节能环保、户外休闲、新能源电动车“九大集群”,着力做好延链补链强链“三篇文章”,推动现代制造业做大做强。聚焦“中国药谷”建设,依托生物医药、农药制剂、兽药、医疗器械、康复辅助器具、中医药六大产业园,强化产业链招商,集聚产业和创新要素,全面提升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质量和能效,抓好国家级原料药集中生产基地创建工作,叫响“中国药谷”品牌,打造国内领先的生物医药产业高地。二是促进服务业提档升级。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层次,提高生活性服务业供给水平,加快发展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现代服务业提档升级。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创意服务、平台经济、数字经济等新兴服务业,推动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商贸物流深度融合,大力推进现代物流与中国(驻马店)国际农产园、中俄“两国两园”等重大建设项目融合发展;全面实施文旅融合发展规划,加快方特熊出没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建设,新增1-2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创建河南省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1-2家。三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坚定扛稳粮食安全重任,认真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新建高标准农田90万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190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160亿斤以上。围绕打造“国际农都”,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牵引,以加快建设中国(驻马店)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为载体,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方向,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拉长农业产业链,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四是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建设国内一流的智慧农业示范区,深入推进制造业、农业、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分行业培育数字化转型示范标杆项目,促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数字生态化“五化”发展,不断壮大数字经济产业新能级,推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五是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持续推动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支持黄河实验室坝道工程医院中试基地、河南省地下工程中试基地、黄淮实验室建设,新增省级创新平台20家,认定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0家,组建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5个。加快驻马店智慧岛建设。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头雁企业培育行动,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培育一批“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家、评价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60家,市级绿色技术创新示范企业5家,技术合同成交额28亿元,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集群。

(四)加强城乡区域协调。坚持龙头带动和整体联动相结合,推动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发展,为高质量发展强化支撑、拓展空间。一是强化中心城区引领。以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为目标,加快推动中心城区组团发展,努力打造中心城区和周边遂平、确山、汝南三县产业互补、交通一体、服务共享、生态共建的空间发展格局。新建改造各类管网22公里以上,窨井盖完好率99%以上,绿色社区达标率60%。二是推动县城扩容提质。发挥县级城市落户成本较低、人文环境相近、进城农民归属感强等优势,努力使县级城市成为吸纳农业人口转移的主阵地。加快开发区改革,坚持亩均投资、亩均产值、亩均税收导向,坚持“一群多链、聚链成群”,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从材料到产品到终端消费品的转型升级,同步营造就业创业的生活宜居环境,提高县城辐射和聚集人口能力。三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成果,大力拓展以工代赈政策功能,探索发展消费帮扶新模式,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支撑。继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新改造农村厕所2.1万户。积极开展乡村建设示范创建,着力打造10个乡村建设示范乡镇、100个乡村建设示范村,确保40%以上农户庭院达到“五美庭院”标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五)不断提升发展动力。坚持改革开放相结合,针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短板问题,多措并举统筹推进,促进经济发展快速恢复向好。一是多点发力促进消费。细化财政、信贷、稳岗、减租等支持政策,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挖掘消费潜力,重点针对汽车类、家电类商品消费,采取精准靶向措施,加大消费券发放力度,支持企业、商家联动促销。创新消费模式,引导网络直播等规范发展,培育壮大电商直播、视频营销等新消费业态,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二是拓宽开放通道。落实《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加强与河南陆港集团合作,积极对接中欧班列,建设(郑州)中欧班列驻马店集散中心;发挥“驻马店—宁波舟山港号”海铁联运班列,“驻马店—青岛港”物流班列交通运输优势,推进海铁联运、公铁联运、公路物流港无缝对接,争取发行铁海联运班列320趟,货物22000标准箱。三是增强改革动力。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政府投融资平台转型升级,提升引导基金运营效率;推进民营企业结构性改革,积极引导“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工作,加快推动企业晋档升级;深化放权赋能改革,聚焦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完善基层治理、更好服务群众,持续下放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一是加强能源保障。加快推进响水潭抽水蓄能电站项目、确山竹沟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平煤神马中原高效储能全产业链制造产业园项目,规划建设华润古城2×1000MW火电机组扩建项目,配合做好青豫直流配套驻马店—武汉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500千伏驻马店西输变电工程站址及通道属地保障等工作,重点做好220千伏及以下供电设施建设。加快完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推动充电桩向乡镇和农村社区延伸。二是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倡导绿色消费,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壮大绿色低碳产业,打造一批绿色低碳工厂、园区和供应链。一体推进控煤、稳油、增气、引电、扩新、增绿,全面提升能源安全绿色保障水平。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推动建筑绿色转型、扩大国土绿化,推进低碳城市、绿色社区等创建。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支持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率先达峰。三是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强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强化扬尘污染整治,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推动优良天数比例不断增加。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持续深化“四水同治”,统筹推进“五水综改”,强化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大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力度,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新污染物治理。加大淮河流域生态保育带建设力度,深入推进国土绿化,确保完成造林10.9万亩,抚育7.5万亩。

(七)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把深化创优营商环境作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载体,提高站位,确保我市营商环境综合评价稳居全省第一方阵。一是开展补短板行动。重点针对省评位次靠后的的指标,加大投入力度,对标补短、狠抓落实,缩小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二是建设省优化营商环境示范市。出台《驻马店市优化营商环境示范市实施方案》,对标国内前沿,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积极申报营商环境经典创新案例,尽快形成一批在全省范围内可复制推广的典型经验做法。三是推动“五个升级”。推动营商环境政策体系持续升级、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效能持续升级、推动营商环境监测能力升级、推动营商环境监督模式提质升级、推动营商环境违法案件办理质效全面升级,力争营商环境位次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

(八)努力保障改善民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继续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和惠民工程,更好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一是保障民生支出。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兜牢“三保”支出底线,提升财政保障能力,持续保障改善民生。二是稳定和扩大就业。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新增城镇就业6.3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8万人。加快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用好驻马店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2万人,新增技能人才14万人以上,新增返乡创业1.35万人以上。三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中小学和幼儿园建设,不断扩充教育资源,深化教育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补齐教育发展短板。四是加快健康驻马店建设。全面提高婴幼儿照护服务水平,发展多种形式的托育服务。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五医联动”。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建设中医药强市。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监测处置机制,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五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落实上级政策,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完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发展就近、普惠、公平、安全可靠的社区养老托幼服务。六是抓好物资保供稳价。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充分考虑极端天气、疫情传播等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抓好粮油、肉蛋奶、果蔬等民生商品供应,强化煤电油气运供需,落实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保障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

各位代表!做好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支持下,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推进“十大战略”,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确保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谱写全面建设现代化驻马店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驻马店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主要指标计划(草案)

指标名称

单位

2022年计划

2022年完成

2023年计划

1.生产总值

%

8左右

5.4(前三季度)

7左右

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5.5

17.2(1-11月)

5.5

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

%

3以内

1.5(1-11月)

3以内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9左右

2.8(1-11月)

7左右

5.固定资产投资

%

10以上

13(1-11月)

10

6.实际利用省外资金

%

3

4.55(1-11月)

3

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

%

8左右

6.0(1-11月)

7.5左右

8.重点项目投资

亿元

3000以上

9161.6(1-11月)

3000以上

9.城镇化率

%

提高2左右

--

提高1.5左右

10.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万人

6.31

6.45(1-11月)

6.3

11.粮食总产量

亿斤

160以上

162.37(全年)

160以上

1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同步增长

6.8(前三季度)

同步增长

1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290

258(1-11月)

省下达

驻马店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秘书处2023年1月印

(共印1400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