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驻人社办〔2019〕48号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对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第87号提案的答复

投稿:huoruiqi  来源:市政府办时间:2020年02月14日

索 引 号: S0001-1401-2020-00501 主题分类: 其他
信息来源: 市政府办 归集发布日期: 2020年02月14日
名  称: 驻人社办〔2019〕48号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对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第87号提案的答复
文  号: 驻人社办〔2019〕48号 有 效 性:

关于对市政协四届三次会议

第87号提案的答复

驻人社办〔2019〕48号

尊敬的李慧杰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引导和培训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的建议”的提案收悉后,市人社局党组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责成相关科室认真办理提案,现答复如下:

为深入了解企业用工现状、分析企业用工难的原因、破解企业用工难题,市人社局于4月底至5月中旬,组成专题调研组,对驻马店市新锦程人力资源公司、驻马店市新鹏飞人力资源公司2家人力资源公司,西平县职业教育中心1个职教学校以及确山县三里河镇和任店镇2个乡镇,三里河的中店、尚庄、南泉,任店的陈庄、胡寨、吕庄以及盘龙镇的盘龙社区7个村(社区),上蔡县上继公司、隆祺鞋业,西平县领秀服饰、爱慕领秀、阿尔本服装,市产业集聚区南方中天、鑫金鑫节能保温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海川电子玻璃有限公司8家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走访。对我市100家企业用工情况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对全市产业集聚区缺工情况进行调查。对全市中职中专及技工院校学生就业、人力资源市场劳务输出及农村劳动力转移流动等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一)企业用工情况

1、8家企业缺工情况。在调研的8家企业中,现有员工2300人,现缺少工人1655人(其中:管理人员5人、普通操作工1650人),8家企业综合缺工率为42%。在调研企业中,有2家企业缺工率为0、1家企业缺工率6%、3家企业缺工率为30%以下、2家企业缺工率在60%以上(鑫金鑫公司、海川电子、领秀服饰、隆祺鞋业、南方中天、爱慕领秀、阿尔本服装缺工率分别为0%、0%、21%、27%、61%、73%)。

2、100家抽样调查企业缺工情况。问卷调查的100家企业,现有员工24179人,1000人以上企业有3家、500-1000人企业9家、200-500人企业19家、100-200人企业 27家、100人以下企业42家。目前缺工人数为5005,缺工率为17.14%,其中:1000人以上企业缺工662人,缺工率8.64%;500-1000人企业缺工698人,缺工率10.23%;200-500人企业缺工1220人,缺工率18.67%;100-200人企业缺工1066人、缺工率22.42%;100人以下企业缺工458人,缺工率39.98%。2018年企业流失员工4472人,综合流失率为18.50%,其中:第一产业流失率为11%、第二产业流失率为23、第三产业流失率为19%。在缺工人员中,普工缺工2698人占比60.34%、专业技术人员1158人占比25.89%、经营管理人员616人占比13.77%。

3、全市产业集聚区缺工情况。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市产业集聚区缺工28799人(其中:遂平800人、西平6000人、上蔡县2000人、汝南3500人、平舆2940人、正阳1245人、确山3321人、泌阳3500人、开发区600人、驿城区4893人)。

从我市企业调研分析情况看,一是我市企业规模普遍较少,100人以下企业占统计调查企业的42%,200人以下企业占到企业总数69%,1000人以上企业仅占3%。二是我市目前各县区均不同程度存在缺工现象,特别是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缺工严重,如纺织服装、制鞋等行业。三是企业缺工情况与企业规模成反比。企业规模越大缺工率越低,100以下企业缺工情况最为严重,缺工率达39.98%。四是我市对缺工人员技术要求较低。大部分企业缺工人员为普工,普工缺工达2698人,占缺工总数60.34%。五是企业员工稳定性差。企业流失率较高,调查企业员工流失4472人,与企业缺工数5005基本接近。

(二)中职中专及技工学校学生就业情况

1、中等职业学校2018年毕业生就业情况。2018年全市12所中等职业学校共有在校生40000人左右,当年毕业生8136人,毕业当年就业人数为7937人,未实现就业人员为199人,当年就业率为98%。就业人员中,升入高一级学校的的有4245人占比53%、学校推荐就业2677人占比34%、中介介绍就业45人占比0.57%、其他渠道就业970人占比12%。

2、技工学校2018年毕业生就业情况。2018年全市3所技工学校有在校生 12936 人左右,当年毕业生3326人,毕业当年就业人数为3178人,未实现就业人员为148人,当年就业率为96%。就业人员中,升入高一级学校的的有340人占比10 %、学校推荐就业2528人占比76 %、中介介绍就业 0 人、其他渠道就业310人占比9%。

从我市中职及技工学校情况看,全市2018年毕业11462人,就业11115、未就业347,当年就业率达到97%。在就业人员中,通过升学和学校推荐就业的人员达9790人,占就业人数的88%。学校推荐就业的人员以市外就业为主。当地中职及技校类学校可为本地企业提供的人力资源数量较少。

(三)人力资源公司劳务输出情况

2018年,全市共有70家劳务公司开展劳动输出业务,全年共输出劳务人员221981人,其中:向市内企业输出11280人、占比5.1%;向市外省内企业输出487人、占比0.2%;向省外输出2120214人、占比94.7%。省外输出人员主要集中在广州、深圳、东莞、浙江、江苏等珠三角、长三角地区。

从人力资源公司对外劳务输出情况看,劳务输出以对市外输出为主,向市内输出人员每年维持在10000人左右,仅占其劳动输出规模的5%左右,对当地企业的支持力量不够。

(四)全市劳动力资源现状

2017年底,全市年末总人口801.74万人,常住人口615.5万人,劳动力总数447.32万人,富余劳动力300多万。止2019年5月16日,全市已登记农村转移劳动力245.92万人。从统计情况,按从业领域,从业人员制造业25.03%、建筑业19.03%、居民服务修理及其他服务30.94%、农业生产12.34%、住宿餐饮业4.67%、批发零售业4.02%、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3.95%;按技能培训情况,参加技能性培训的占6.81、参加引导性培训的占6.29%、其他培训0.07%、未参加培训的占86.83%;按劳动力就业地域,境外就业1998人、省外就业90.27万人、市外省内就业22.60万人、县外市内就业12.40万人、县内就业49.10万人;从劳动力输出渠道分,自发外出占87.78%、有组织输出的占12.17%,其他途径输出占0.05%。

从人力资源统计情况看,我市富余劳动力主要从事生产制造、建筑、及居民服务类行业,从业人员达184.44万人,占从业人数的75%左右。在从业人员中,未参加过技能培训的人员为大多数,占到86.83%,从业人员就业技能普遍偏低。全市从业人员在市内实现就业的人员为61.5万人,占从业总人数的25%左右,对当地企业的支撑能力明显不足。在转移就业人员中,以自发外出为主要就业渠道,占比为87.78%。

二、企业招工难原因分析

(一)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弱化了我市人口红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才配置已经逐渐转向了以市场配置为主的体制转变。妨碍人才自由流动的户籍、学历等限制已经全面取消,进一步消除了人才自由的障碍,使得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流动和配置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更是拉近了城市之间的距离,为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提供了便利。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新型媒体越来越普及,使信息的获得传递更加快捷,进一步促进了我市人力资源的向外流动。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使得我市大量的优质劳动力资源逐步流向了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而本地区留下的人力资源大部分是老、弱、病、妇等质量相对较差的人力资源,难以满足当地企业发展的人才需求,我市人力资源大市也逐渐转为了人力资源流出大市。从统计数据也可看出,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对外输出人员向省外输出劳动力数量占到对外输出总量的94.7%,而向市内企业输送的人员仅占到5%左右。虽然我市人力资源总量达到520万,但每年省外转移却达到300万人以上,60%以上的优质劳动力资源不能为本地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

(二)企业发展质量不高缺乏竞争优势

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各类企业也日渐做大做强,初步形成了遂平的食品、西平的服装、上蔡的制鞋、汝南的电动车等产业集群。但大部分企业还自在发展壮大的初期,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技术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相对较低、生产生活环境不优、工人的福利待遇吸引力不强,致使不能吸引更多的人力资源加入企业。从调研情况看,我市缺工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鞋、服装、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这类企业车间生产环境相对较差,粉尘、噪音等污染,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人刚入职时工资基本上在2000元左右,在企业培训熟练后平均工资在3000-4000元,大部分企业未能为职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但在经济发达地区职工刚入职工资基本上在4000元以上,在企业稳定工作后工资水平基本上在5000元以上,不论是在工资水平方面,还是在企业生产生活环境等方面我市企业都处于竞争弱势。

(三)就业观念的转变使得优质人力资源向经济发达地区集中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不论是高校毕业生,还是新成长起来的农村劳动力就业观念都发生了变化。一是大部分新成长起来的劳动力已经由家故乡美转而认为外面的世界更精彩。不论自己能力强弱,不论工资水平,都有着到外面看看的冲动,虽然市内有些企业工资薪酬也较高、工作环境也很优,但仍然不能吸引他们,大部分新成长起来的劳动力都涌向深圳、广州、上海等经济发达或郑州、武汉等一二线城市闯荡。当他们在外面经历一番打拼,心智经历了磨炼、事业经受了挫折,发现外面的世界也有无奈的时候,才会再次返回家乡就业。二是对工作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追求,更加注重能否体面就业。部分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宁愿坐在环境优美的办公室里拿着1000多元的工资,也不愿进车间当一线工人,比起父辈吃苦耐劳精神明显退化。三是对自我发展有了更高的追求。大部分人员看重的是自己的事业发展前景,而不是当下的能否就业,面对机械的流水生产线,他们宁愿不就业也不愿坐在机械的流水线上从事重复枯燥的没有一点价值体现的动作。

(四)配套设施不全、人文关怀不够

从全市各产业集聚区来看,集聚区更注重的是企业的招来引进,在招商引资上优惠政策较多,但不注重集聚区软实力的提升,集聚区多在城市边缘或离中心城区较远,没有配套的生活娱乐设施,缺乏大型商超、电影院、健身房、步行街等生活餐饮娱乐设施。大部分企业还处于初建或初始的发展阶段,更为关注的是生产效率的提高、产品质量的提升,而不关注员工业余生活及精神需求的满足,仅为工人提供必要的生产生活条件,不能丰富他们的业余活动,提供人文关怀。大部分员工天天围绕车间、宿舍转,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对企业没有依附感,对工作没有热情,工作岗位对他们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五)公共就业服务手段不多,招用工信息缺乏有效对接

因我市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化水平较低,近年来,我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为企业提供的招工服务大部分为线下集中进行的各类招聘会,虽然每次招聘会参会企业多、岗位也非常丰富,到会的人员也不少,现场场面非常热闹,达成就业意向的比率较高,但实际能到岗的人员不多,招聘效果较差。我市驻马店人才信息网、驻马店公共就业服务网等公共服务网站为广大企业和求职者提供了免费的招用工信息,但由于信息量较少,更新时间长,不能进行精准配备,也不能发挥应有的服务作用。从企业调研情况看,我市企业自我招工途径主要有各类商业类求职网、企业下乡集中宣传、员工以老带新以及参加各类招聘会活动等,招聘效果较好的方式主要有通过58同城、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网站招聘以及通过员工以老带新等方式,而传统的线下各类现场招聘会效果却逐渐降低。我市虽然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也有大量的企业用工需求,但由于企业与广大求职者不能实现信息共享,缺工岗位与求职需求虽然同时存在,但不能进行有效的对接与匹配,进一步增加了企业招工难度。

三、破解招工难题的工作建议及下步工作打算

(一)改善园区环境,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结合我市各产业集聚区发展优势,如中心城区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能源化工,遂平农产品加工、西平纺织服装、汝南电动车产业、上蔡制鞋等规模产业,优化产业布局,形成辐射效应、规模效应,带动企业做大做强,打造特色化产业集群,通过企业的集聚发展促进产业集聚区发展。对已初俱规模、入驻企业较多的园区,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除为企业提供交通、供水、供电保障,建设企业生产必要的厂房、宿舍、餐厅外,逐步建设和完善现代社会所需的网络、电视、电影院、商场、超市、体育活动设施、休闲娱乐设施,为企业职工提供丰富的业余活动空间。通过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带动企业的产业集聚,进一步增强园区和企业的对员工的吸引力,提升职工安心在园区、在企业长期发展意愿。

(二)增强人文关怀,引导以情留人

鼓励企业建设“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加强劳动保护,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加强与员工的感情交流,畅通员工的发展晋升渠道,将员工前途和企业前途紧密结合起来,使员工树立长期扎根意识,以企业为家,安心工作。引导用人单位自觉遵守《劳动法》等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劳动合同制度,劳动保障、工会等部门加强对企业用工的指导服务,帮助企业完善劳动合同条款,加强劳动执法监察工作,及时发现和纠正企业的违规违法行为,维护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鼓励企业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随着自身经济效益的提高,不断提高职工工资。引导企业严格执行法定休假制度,确需在休息日、法定假日工作的,要坚持职工自愿,并依法支付加班工资。定期公布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和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进一步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按时足额发放工资。严厉查处克扣和无故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落实各项社会保险政策,稳步扩大企业职工缴纳社会保险的覆盖面,足额缴交各项社会保险费。让企业逐步做到依规依法用人,不断满足职工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待遇留人、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为助力企业发展,达到企业与员工互为促进成长壮大良性循环。

(三)丰富招聘渠道,提升服务效果

进一步加大公共就业服务力度,结合线上线渠道,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效果。一是进一步丰富线下传统招聘渠道。根据年度计划统筹安排全市年度大型招聘活动,确保每月至少有一场集中招聘活动。结合各县区区域特点、产业特点,逐步增加分区域、分专业,小型化、定向化的专项招聘活动。如针对我市能源化工专业人才需求,可集中征集此类企业各专业岗位需求情况,组织企业到相关学校或此类专业人才较为集中的地区开展专场招聘活动;根据我市服装纺织行业人才需求,也可联系相关学校组织人员赴我市相关企业进行集中观摩及岗位对接洽谈活动。二是利用网络优势充分发挥线上招聘作用。加快完善我市公共就业服务网、驻马店人才网和驻马店人社手机APP相关功能,组织开展网上专场招聘活动,确保每周至少补充更新一次网上招聘岗位信息。建立起我市企业空缺岗位收集联动机制,由人社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收集上报相关企业空缺岗位信息(发改委收集规上企业岗位信息、工信局收集中小企业岗位信息、住建局收集建筑业岗位信息、市场监管局收集新注册企业及餐饮服务业岗位信息、商务局收集电商等新业态岗位信息),每月定期向人社部门上传,人社部门收集我市劳动力资源信息并每月更新一次,并将岗位信息及求职信息在网站进行集中发布。进一步完善相关网站功能,开发岗位需求与求职信息自动匹配模块,逐步实现岗位需求与求职信息能精准匹配,并定向推送相关匹配信息,不断提高服务的精准性和服务效果。三是促进人力资源公司与企业的沟通合作。通过座谈会、岗位需求对接会等形式,加强我市人力资源公司与我市企业的合作力度,引导我市人力资源公司增强为本地企业服务的意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帮助我市缺工企业组织招工,逐步加大我市人力资源公司为企业服务的力度。四是进一步加大我市各类院校向当地企业输送人才的力度。每年在高校毕业生毕业之前,组织一次我市企业与高校毕业生岗位对接洽谈活动,为高校毕业生与企业提供岗位对接平台。建立我市各类中职中专类学校培养人才定期、定向向我市企业输送机制,对接收我市学生较多的企业优先认定为见习基地,给予见习补贴。

(四)创新培训模式,提升培训的针对性

进一步推动职业技能培训多样化、多层次、广覆盖,突出培训重点和针对性,创新培训模式,提升培训质量。一是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行职业培训信息化管理系统,以信息化手段助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每年出台一个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工作方案,配套出台人社、教育体育、民政、农业、扶贫、残联等部门专项方案,分类实施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计划、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退役军人就业技能培训计划、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计划、技能脱贫百校行动计划、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计划、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职工培训计划等,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机制,逐步实现全员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二是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采取灵活学历(制)教育形式,面向技能人才开展多种形式的学历(制)教育,提高技能人才知识水平,鼓励学校根据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的培养要求,与企业合作开展各类短期培训、开发专业课程、订单定向培养、举办专业讲座、聘任企业技术人员兼职讲课、办班到厂等形式,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用工、学生技能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支持技校、职校在企业设立实习培训基地,采用半工半读、实习、现场培训等形式,组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见习,使学校教学适应企业用工的需求。三是探索建立政校企培训模式。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企业根据生产需要提供提供培训场地,学校提供培训技术支持,对企业车间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培训合格后由企业安排工作岗位直接到岗工作,对培训人员政府部门提供政策扶持给予资金补贴。四是大力推进“互联网+人社”职业培训。依托河南省职业培训网络管理学院,逐步实现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同步,坚持实名制规范化管理,建立“一人一号”、弹性学分制网上教学模式,让更多劳动力资源得到技能提升机会。

(五)发挥政策作用,强化资金支持

进一步加大各类资金对我市人力资源引进培养的投入力度,通过资金投入、政策引导,帮助企业解决用人需求。一是落实职业介绍补贴。对我市经批准的职业中介机构,为我市企业开展职业中介活动,每介绍1人就业3个月以上的给予300元/的补贴。二是加大对规范企业的补贴力度。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鼓励和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发挥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作用,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可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三是对符合条件技能培训人员给予相应补贴。取得就业技能培训合格证和职业资格证的,按相应技能等级分别给予800--4000元/人的培训补贴,仅取得合格证的每人补贴700元。符合条件的企业职工或企业,给予岗位技能培训补贴,补贴标准按就业技能培训相应补贴标准的80%确定。四是加大就业购买补贴力度。实施就业购买计划,对用工需求较多的企业优先认定为就业购买基地,将就业购买人员对象扩大到高校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高校2年内未就业的中专中职毕业生和16-24岁失业青年。见习结束后,对见习人员给予每人每月1000元的见习补贴,见习期满留用率达50%以上的单位,补贴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500元。五是探索建立企业用工新型养老保险缴费模式,根据企业及职工意愿尝试建立起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为主,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为辅的企业缴费模式。对愿意选择城乡居养老保险的职工,企业可为根据其工作业绩或工作年限为其缴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五)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体系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我市就业创业领导小组作用,建立企业用工协调机制。市成立企业招工协调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和指导企业招工用工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由市政府领导担任组长,办公室设在市人社局,成员由人社、发改、财政、教育、工信、市场监管、住建、商务、宣传等相关部门组成。市企业招工协调领导小组以联席会议的形式,定期召开会议(每月1次),加强协调,及时解决人力资源培养和使用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定期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掌握全市人力资源资源情况;根据全市企业用工情况,制订年度用工保障计划,由各成员单位负责实施。建立起我市重点企业用工信息监测分析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开发布我市企业用工监测分析报告。针对重点企业、重点区域缺工情况,统筹协调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需求。二是完善政策体系,强化政策引领。为充分发挥我市人力资源优势,促进人力资源合理人序流动,有效保障我市各类企业用工需求,解决我市企业用工难题,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近期,市人社局代市政府起草了《驻马店市关于保障企业用工的意见》,《意见》提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进一步优化企业环境。强化技能培训,进一步提升劳动者素质。丰富招聘渠道,提升服务效果。发挥政策作用,强化资金支持。改善用工环境,增强企业招工的吸引力。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企业招工联动工作机制。目前,《意见》已报市政府相关部门审核。

(七)强化舆论宣传,注重宣传引导

充分发挥《驻马店日报》、《天中晚报》、驻店新闻网等传统媒体优势,围绕我市重点产业、重点项目、重点企业或重点岗位,开设专栏定期发布我市促进就业政策、招用工信息或用工情况分析报告,免费为企业发布信息,引导树立正确的招人、用人及求职导向,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需求。注重新媒体宣传作用,充分发挥新兴媒体信息海量、即时互动的传播优势,借助公共就业服务网站、微博、微信、手机APP等宣传平台传播、弘扬正确的选人用导向。

2019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