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提速增效工程的意见

投稿:市政府办2  来源:时间:2019年05月29日

索 引 号: S0001-0203-2019-00163 主题分类: 市政府
信息来源: 发文日期: 2019年05月29日
名  称: 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提速增效工程的意见
文  号: 驻政〔2019〕25号 有 效 性: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开发区、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

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动科技创新改革发展,切实提高科技供给质量和效率,引领支撑我市高质量发展,市政府决定实施创新驱动提速增效工程。为保障工程顺利实施,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主线,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为根本目标,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战略重点,突出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成果导向,坚持自主创新和开放创新“两条途径”一起抓,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着力建设“四个一批”(一批创新引领型企业、平台、人才、机构),着力促进“四个融合”(科技与金融、军工与民用、地方与国家、产业与院所融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开放创新水平,构建更具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驻马店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聚焦发展,提升质量。围绕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重大创新需求,以“四个一批”建设为主攻方向和突破口,以项目为牵引,加快建设创新体系,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核心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提升科技供给质量和效率,培育新的增长优势,引领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深化改革,完善机制。完善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障碍,壮大创新主体,促进“四个融合”,充分释放企业、平台、人才、机构的创新活力。

——开放合作,人才为本。解放思想、开拓视野,创造更有吸引力的开放环境,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类创新资源,补齐我市高端创新资源不足的短板。坚持以人才为本,加强引进、培育、使用,强化政策激励,汇聚省内外高层次科技人才。

——上下联动,协同发展。加强部门间统筹协调,强化省、市、县协调联动,有效集聚各方创新资源和力量,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支撑,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调、要素融通的强大创新合力。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全社会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企业数量、技术合同成交额大幅增长。到2020年年底,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15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9%左右,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3亿元左右,“四个一批”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四个融合”运行机制逐步形成。

2.年度目标

——创新引领型企业蓬勃发展。2019年,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总数达到140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30家、总数达到130家。2020年,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总数达到150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总数达到150家。

——创新引领型平台支撑有力。到2020年年底,每年新培育建设省级以上创新引领型平台9家以上。

——创新引领型人才广泛汇聚。到2020年年底,每年培育申报3名中原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中原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等“中原千人计划”人选,评选市十大科技创新人才,新培育引进3个左右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建成院士工作站12个,引进院士12名。

——创新引领型机构活力迸发。积极引进培育产业技术研究院、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企业孵化器等高端新型研发机构。到2020年年底,力争培育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力争培育引进国内知名技术转移机构1家,省级以上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家。

——创新引领型项目成效显著。每年启动一批市级科技创新示范专项、创新应用专项(县级)。到2020年年底,力争实施5项科技创新示范专项(市级)、60项创新应用专项(县级),突破产业发展关键技术60项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做优做强一批创新引领型企业

1.实施创新龙头企业提升引领工程。重点支持创新龙头企业牵头承担省重大创新专项,建设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高层次平台。鼓励创新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及上下游配套企业,申报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型研发机构,整合创新资源,开展协同攻关。建立创新龙头企业重点联系制度,加强精准对接,开展一对一服务,协调解决企业创新发展难题。配合省科技厅开展创新龙头企业年度评估,完善评估体系,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机制。树立在行业领域内处于领先地位的创新龙头企业作为标杆企业,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引导推动其他创新龙头企业对标赶超。(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各县(区)政府)

2.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强化源头培育,实施“小升高”培育行动,重点围绕创新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市县联动建设高新技术后备企业库。通过建立挂钩帮扶机制、补贴研发费用、实施“一对一”辅导等措施,加速高新技术后备企业升级为高新技术企业。加大支持力度,市财政资金对首次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配套奖补。加强政策宣讲,配合省科技厅深入开展“高企培训中原行”活动。强化考核通报,严格落实转型发展攻坚中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速等考核要求,将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情况纳入县区考核指标体系,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定期通报制度。(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市发改委,各县(区)政府)

3.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梯次培育,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通过提供孵化服务、后补助等措施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实施“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重点在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生物医药、化工等领域,遴选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采取后补助等方式进行重点扶持,促进其加快成长为年营业收入超亿元的“科技小巨人”企业,进而成长为行业领军企业和创新龙头企业。鼓励骨干龙头企业、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整合产业链资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研究开发、检验检测等公共服务。(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税务局,各县(区)政府)

(二)广泛汇聚一批创新引领型人才

1.加大高层次人才创新引领支持力度。对培育引进的国家“万人计划”、“中原千人计划”和“市十大科技创新人才”等拔尖人才和领军人才给予个人奖励以及科研经费支持。探索拔尖人才和高端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新模式,在优势领域重点学科聚集一批国内一流人才。(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科协,各县(区)政府)

2.大力引进重点领域、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聚集高新区等创新平台建设,着力引进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等顶尖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完成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百千万工程”、中原千人计划人选等高端人才,拥有关键核心技术、能够带动产业转型的产业领军人才和团队。大力实施十大科技创新人才等人才奖励政策,引进一批能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学科发展的海外人才来驻创新创业。借助“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着力引进一批“高精尖”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成为我市宣传人才政策、集中招才引智、促进人才项目合作对接的平台。(牵头单位:市人才办,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科协,各县(区)政府)

3.拓宽柔性引才渠道。把柔性引才引智作为聚才用才的重要方式,积极创新方法举措,拓宽引才途径,通过兼职挂职、技术咨询、项目合作、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等多种方式,大力汇聚人才智力资源。以驻籍和在驻工作过的高端人才为重点,组织开展海外高层次人才智力引进暨项目对接洽谈会、“一县一品”产业技术大会等活动,广泛吸引海内外人才来我市创新创业。(牵头单位:市人才办,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科协,各县(区)政府)

4.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培养。重点围绕资源材料、绿色高效农业、工程安全与防灾、智能制造等优势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增加创新源头供给。重点支持青年科技人才的科研启动和持续成长。(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各县(区)政府)

(三)培育壮大一批创新引领型平台

1.争取创新大平台、大科学装置在我市布局。加强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按照省战略布局和我市创新需求,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要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平台在驻马店布局建设。让科技设施,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为驻马店迈向创新型城市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并在人才汇聚、技术突破、创新应用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农科院、黄淮学院)

2.加速布局省级创新平台。持续实施大中型工业企业省级研发机构全覆盖工程,重点在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集群加快布局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 (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省级创新平台。(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黄淮学院,各县(区)政府)

3.大力发展创新创业孵化平台。鼓励各类主体建设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双创”基地等各类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加快形成“苗圃 +孵化器 +加速器 +创投”的孵化服务链条。鼓励龙头骨干企业、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高标准推进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鼓励黄淮学院建设或与政府、社会力量合作建设大学科技园,为高校产学研结合、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支撑。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建设创业导师队伍,鼓励孵化平台开展各类辅导教育、融资路演和培训活动,全面提升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的服务能力与水平。积极举办驻马店市创新创业大赛等“双创”活动,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牵头单位:市发改委,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人社局、黄淮学院,各县(区)政府)

(四)加快发展一批创新引领型机构

1.加快引进高端研发机构。积极对接中科院及其所属专业所、央企所属研究机构、“双一流 ”高校等大院名校、重点机构,支持其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或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吸引和支持中央直属企业、世界500强企业将研发总部迁入我市或在我市设立研发分中心,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支持国内外高层次创新科研团队和领军人才在我市创办新型研发机构。(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各县(区)政府)

2.支持建设一批行业新型研发机构。鼓励大型骨干或创新龙头企业牵头,聚焦当地主导产业,围绕产业集群的创新需求,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和社会团体,以产学研合作形式设立产业技术研究院,或将内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独立运营,面向产业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服务。鼓励引导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法人化经营,转变为实行专业化和市场化运作的新型研发机构。(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科协,各县(区)政府)

(五)大力实施一批创新引领型项目

1.实施科技创新示范专项和创新应用专项。按照“目标导向、集成资源、重点突破、支撑发展”的要求,突出市场导向和产业化目标,重点在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功能性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工业互联网、生物技术与创新药物、生态环境治理与资源综合利用、现代食品、现代农业等领域,布局科技示范专项。围绕重点产业、聚焦重点环节、依托重点企业,瞄准颠覆性技术、紧盯前沿引领技术、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强化现代工程技术,上下结合、市县联动、部门协同,实施好科技创新示范专项(市级)和创新应用专项(县级),加快核心技术突破,加速创新成果转化。通过专项实施,带动“四个一批”提质增效,发展壮大若干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各县(区)政府)

2.探索建立科技示范专项定向委托机制。聚焦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产业领域或关键技术瓶颈,对目标导向明确、技术路线清晰、组织程度较高、优势承担单位集中的科技项目,在各县区及有关部门广泛调研推荐的基础上,委托省级层面专家进行战略咨询论证后,可采取定向择优或定向委托等方式确定承担单位并提出立项建议,报市政府研究同意后组织实施。(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各县(区)政府)

(六)加快推进开放式创新

1.加强国内外科技创新合作。鼓励支持我市各类创新主体与省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和大型央企、龙头企业等开展深度合作,支持与中科院、清华大学、江南大学、郑州大学等合办高水平研发机构。探索市场化配置科技资源机制,实行面向国内外揭榜竞标的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对市内龙头、骨干企业提出的技术难题或需求,支持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或其组织的联合体进行揭榜攻关。对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已经比较成熟的又符合我市产业需求的科技成果,组织市内有技术需求和应用场景的企业进行揭榜转化。(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各县(区)政府)

2.强化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科技合作关系,积极推进与欧盟、美、日、以色列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依托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业,引进海外关键技术和研发团队,建设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及国际联合实验室。强化与世界 500强企业合作。配合省科技厅举办中国河南开放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对接大会和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引进落地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和科技成果。支持市内企业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开展技术并购与合资合作,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

(七)提升科技创新支撑乡村振兴能力

1.实施科技支撑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小麦、花生、玉米、大豆、大麦、果蔬、畜禽技术创新,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强化我市传统农业优势,大力推动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智慧农业发展。到2020年,培育优质农作物新品种5个,建立绿色优质安全产业化技术体系2个,增强技术融合、引领乡村振兴发展能力。积极培育国家、省、市级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现代农业示范区、水保科技示范园区。培育壮大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科技人员下乡创新创业,鼓励支持在乡、回乡农民开展“双创”活动。发挥科技平台、载体的支撑作用。(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农业局、市水利局、市农科院、各县(区)政府)

2.实施科技特派员助力脱贫攻坚“十百千”工程。组织、科技、财政、人社、扶贫等部门联合,省、市、县三级联动实施科技特派员助力脱贫攻坚“十百千”工程,到2020年,组建 7个以上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7个以上科技特派员服务队,选派100名左右省派科技特派员和100名以上市派、县派科技特派员,建设一批科技特派员工作站,为我市全面脱贫提供有力的科技人才支持和智力服务。充分发挥科技项目对贫困县产业发展的示范引导和带动作用,支持贫困县实施科技扶贫项目,集中攻克一批制约贫困地区主导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提升贫困地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贫困县建设一批科普传播基地,普及先进适用技术成果,惠及广大贫困地区群众。(牵头单位:市人才办,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扶贫办、各县(区)政府)

三、支撑保障

创新驱动提速增效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要通过强化政策支撑、推动机制创新、促进融合协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等,为工程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环境。

(一)强化政策支撑

1.优化政策环境。研究制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扶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等重大政策,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司法局、市人财办、市人社局、各县(区)政府)

2.落实优惠政策。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研发费用补助、高新技术企业减税、科技创新进口税收优惠、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收益税收优惠、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大学科技园税收优惠等政策,建立以普惠性后补助支持方式为主的社会研发投入引导机制,加强科技创新政策落实示范引导,强化政策落实督查,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税务局)

3.加强对创新政策的宣讲培训。举办“科技政策天中行”培训活动,搭建政策信息共享平台,创新政策宣讲形式,推动各项科技创新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税务局、市金融局)

(二)推动机制创新

1.推动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深化科技评价改革,制定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优化项目评审管理机制、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方式、完善科研机构评估制度。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开展“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试点工作,在确定科研方向和项目、经费使用、机构设置、人员聘用等方面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扩大创新领军人才开展具体科研活动的学术自主权。逐步实现国家、省、市三级共享服务平台无缝对接,提升大型科研仪器使用效能。(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人才办、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市农科院)

2.深化科技计划和资金管理改革。坚持成果导向,完善科技计划体系,培育项目管理专业机构,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优化资金使用方式,强化普惠性后补助支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通过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向科技创新。优化科研管理服务,简化项目申报和过程管理,实行“材料一次报送”、“一次办妥”等制度,让科技人员从繁琐的表格和评审中解放出来。研究制定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意见,建立科研不良信用行为记录数据库,对科技项目各类责任主体的不良信用行为如实记录,严肃查处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建立健全激励创新、宽容失败、尽职免责的容错机制,允许试错、合理容错、有效纠错,形成敢为人先、勇于探索的科研氛围。对因受市场风险影响、技术路线选择失误或其他不可预见原因,导致项目未实现预期目标或失败,但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已勤勉尽责的,经组织专家评议认定后予以免责;对确有重大探索价值和应用价值的项目,可继续支持其选择不同技术路线开展相关研究。各级项目主管部门按照规定条件、标准和程序决策,但资助项目未达到预期效果,相关领导干部和部门在勤勉尽责、履行了民主决策程序且没有获取非法利益的前提下,免除其决策责任。(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审计局,各县(区)政府)

3.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及其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关键问题、支撑引领行业产业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争创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探索建立有利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服务体系和内生机制,推动一大批高水平科技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例,建立完善科技成果报告制度,探索开展职务发明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实施《驻马店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实施方案》,建设一批信誉良好、行为规范、综合服务能力强的省、市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形成上下联动、线上线下同步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各县(区)政府)

4.建设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集成科技计划管理、科技资源开放共享、科技创新对接服务和科技创新保障支撑等系统,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建立科技管理现代运行机制,增强科技创新治理能力,为全社会提供科技创新需求信息的发布、查询,潜在用户和合作对象的查询、对接和合作服务,实现科技创新服务精准化、精细化、便捷化、高效化。(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各县(区)政府)

(三)促进融合协同

1.推进科技与金融融合。充分发挥省科技金融基金,通过上下联动、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领域,不断扩大我市科技创业投资规模。开展“科技贷”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逐步扩大专利权、商标权、版权、股权质押以及产业链融资贷款规模,探索科技贷款保险等业务。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创新科技金融服务和产品,学习借鉴洛阳科技金融改革经验,探索实施科技信贷事业部制,支持设立科技专营机构、科技支行等新型分支机构。支持金融租赁公司围绕科技创新开展新型业务。(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金融工作局、驻马店银保监分局,各县(区)政府)

2.强化院所与产业融合。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建立企业出题目、院所承接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围绕装备制造、食品加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优势主导产业、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组建产业技术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开展联合攻关,加快产业技术、模式、业态创新,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技术体系,实现放大效应,加速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素质提升。(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教育局,各县(区)政府)

(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

落实市政府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做好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驻马店工作站工作,发挥审协河南中心的信息、人才、服务优势,做好驻马店工作站工作。推动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健康发展,引导我市金融机构开展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加大对科技型企业信贷支持,解决融资困难,降低融资成本,加快专利技术产业化,促进企业创新发展。选择条件较好的企业,开展企业专利导航工作,建立专利大数据分析与企业运行决策深度融合、持续互动的产业决策机制,明确企业发展定位,制定企业专利运用工作规划。根据有关企业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专利分析支持;建立专利竞争情报分析报告机制,追踪产业关键技术的国内外专利动态,排查、识别、预警专利风险,提升产业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积极开展企业“贯标”工作,指导企业建立科学、系统、规范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帮助企业全面落实知识产权战略,积极应对知识产权竞争态势,有效提高知识产权对企业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鼓励和支持创新主体加强关键前沿技术知识产权创造,形成一批战略性高价值专利。加大对专利侵权假冒案件的查处力度,强化知识产权执法维权工作,为创新创业者提供高效便捷的维权服务。(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各县(区)政府)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实施创新驱动提速增效工程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强化落实创新驱动发展的责任机制,组织和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形成实施创新驱动提速增效工程的合力。市政府负责工程实施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制定具体落实方案,定期向市政府报告工作进展情况。(责任单位: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区)政府)

(二)强化督导考核

建立督查问责机制,明确督查重点,定期开展督查,督查情况及时报送市政府,强化跟踪问效,持续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建立完善创新驱动提速增效工程考核体系,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参考。(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各县(区)政府)

(三)广泛宣传发动

加强对创新驱动提速增效工程进展和成效的宣传报道,充分挖掘典型事件、典型人物,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让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创新热情,为奋力建设创新型驻马店营造良好舆论环境。(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科技局,各县(区)政府)

2019年5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