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驻马店扶贫开发办公室2017年工作总结

投稿:市扶贫办  来源:时间:2017年12月18日

索 引 号: S0010-0301-2017-00024 主题分类: 扶贫
信息来源: 发文日期: 2017年12月18日
名  称: 驻马店扶贫开发办公室2017年工作总结
文  号: 关 键 词:

驻马店扶贫开发办公室2017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驻马店市的脱贫攻坚工作在省扶贫办的精心指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切实按照“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工作要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完善机制,转变作风,狠抓落实,确保“脱真贫”、“真脱贫”,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进展顺利。

一、工作成效

2017年,全市实现 2.9万户、 9.19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完成2000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较好地完成了年度脱贫目标任务。

(一)基础项目建设顺利。全市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7.39亿元,其中争取中、省专项资金6.66亿元。综合实施脱贫项目2988个,其中:实施产业发展项目1030个,扶持带动贫困户近18.35万人;实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1958个,修建通村公路843条、实现硬化道路1385.5公里,解决了近30万群众的出行难问题;实施供电、广播电视、网络宽带户户通工程,实现通户全覆盖;实施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56516户贫困户的饮水安全;实施危房改造工程,改造危房15965座;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51个、标准化卫生室220个;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改善建设,实现217个贫困村达到人居环境改善达标村标准,贫困村面貌焕然一新。

(二)产业扶贫成效初现。全市各县区围绕优质粮食、畜牧养殖、特色农产品、乡村旅游、设施农业、特色加工、电商流通、劳务经济、农业社会化服务、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等十大脱贫产业,创新九种带贫模式,基本实现了贫困人口产业全覆盖。结合芝麻、花生、食用菌等特色优势资源,培育了平舆、正阳、泌阳等一批特色产业强县;结合现代农业发展,培育了40多个特色产业专业乡镇、200多个特色产业专业村;结合农畜产品资源优势,培育了一批促进产业扶贫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结合劳动力资源优势,建设箱包制造、服饰加工、藤编编织等扶贫车间1030个,组织引导贫困人口20155人稳定就业。

(三)问题整改持续提升。聚焦对象精准,全市累计普查农户84.0747万户,占全市农业人口的51.34%。全年通过精准识别入户普查,新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39617户、102944人,把33618户、54619人需低保、五保政策保障的贫困户纳入保障范围,确保做到应进全进、应保尽保;聚焦问题整改,采取自查、专项督查、交叉检查、暗访等形式,全市累计查找梳理问题1945个,其中重点整改问题213个、全面整改问题439个、省督查巡查反馈整改问题91个、市督查巡查专项督查巡查和暗访反馈整改问题 1078个、县区交叉检查整改问题124个,以上问题均已整改销号;聚焦资金精准,按照资金一笔一笔审核的要求,梳理整改问题319项、涉及金额8.4亿元。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精准,确保扎实整改取得新成效。

(四)金融扶贫取得突破。全面推广金融扶贫“卢氏模氏”,大力推进金融扶贫“四大”体系建设。金融服务体系累计建设9个县级金融扶贫服务中心、154个乡镇金融扶贫服务站、2108个村金融扶贫服务部;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已完成154个乡镇、2108个村、近21.9万户贫困群众的信用信息采集和信用评价工作;风险防控体系累计投入风险补偿金4.04亿元,发放扶贫小额贷款19.52亿元,累计贷款贫困户3.9万户;产业支撑体系建设依托乡村各类优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有1837个产业基地、230个种、养、加企业、743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实施带贫。

(五)易地搬迁步伐超前。认真开展易地搬迁对象识别工作,坚持全面精准、应搬尽搬原则,在确山、泌阳、驿城区等丘陵山区,精准识别易地扶贫搬迁对象共计1689户5932人,为推进全市“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奠定坚实基础。稳步推进泌阳县2017年2000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采取两年任务一年完成的措施,累计投入7325万元,建设完成四个搬迁安置点,建成12栋高层建筑、264套独体安置房,已向838户搬迁户交付新房钥匙,实现3214人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稳定脱贫。

(六)抓党建促脱贫成效明显。坚持抓党建从脱贫攻坚入手,抓脱贫攻坚从党建着力,组织开展脱贫攻坚“五大专项行动”。一是排查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232个,选派520余名队员进村开展工作,完成所有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任务。二是派驻村新选配党支部书记192人,培养村级后备干部518人,新建村室1177间,发展农村新经济组织713个。三是组织督导检查430多次,累计调整市、县派第一书记167名、召回19名、通报批评69名,约谈派出单位负责人26人次。四是成立产业型党组织168个,建立高标准的县乡村三级党群服务中心(站)2513个,服务阵地总面积达到16万平方米。争取村级集体经济孵化工程试点村项目20个,资金2680万元。全市已实现385个村有集体收入,121个村每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

二、主要做法

(一)提升站位,摆重位置。一是统一思想认识。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系列讲话精神,深入学习全省脱贫攻坚五次推进会议精神,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二是统筹安排部署。市委、市政府先后37次召开综合会议、专题会议、现场会议,研究部署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谋划行业扶贫、产业扶贫、问题整改、档卡规范、重度贫困残疾人托养、健康扶贫等工作。三是突出政策引领。制定下发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以脱贫攻坚为统揽转变乡镇职能强化工作考核的意见》、《关于全面推进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印发《脱贫攻坚整改二十问》指导手册3.9万多册,形成了示范引领、领导负责、村级协调推进、资金整合、考核奖惩、督导问责等工作机制。四是坚持以上率下。实行市级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今年以来,市委书记陈星39次深入贫困乡村走访、调研和暗访,市长朱是西到驻马店任职上班第一天就深入驿城区暗访扶贫,其他市级领导干部也多次深入县、乡、村、户走访调研,对发现的问题现场办公,及时解决问题,示范带动全市各级干部以严谨精细、高度负责的精神投身脱贫攻坚。

(二)建立机制,夯实责任。出台了《驻马店市县乡党政正职履行脱贫攻坚责任考评办法》、《驻马店市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工作实施细则》等文件,在2380个行政村建立了村级脱贫责任组,成立了9个市级脱贫攻坚督查巡查组,82个县级督查巡查组,形成了领导负责机制、村级协调推进机制、资金整合机制、考核奖惩机制、督导问责机制等五项工作机制,同时进一步加强村级基层党组织建设,集中整顿农村软弱涣散党组织,有力促进了全市脱贫攻坚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三)围绕精准,狠抓管理。全市紧紧围绕“三率”即错评率、漏评率、错退率,下“绣花”功夫抓好精准识别、精准退出、精准管理。一是精准识别做到全面覆盖、不落一户。紧紧围绕降低“漏评”率,坚持应进全进、应纳尽纳原则,按照省规定的识别标准、办法和程序,在识别标准上对农村贫困家庭人均收入低于4000元以下家庭全面普查走访。二是精准退出做到稳定脱贫、群众满意。紧紧围绕降低“错退”率,坚持应退慎退原则,按照省规定的识别标准、办法和程序,切实做到贫困人口的人均收入标准要稳定超过当年国家扶贫标准,同时要确保“四保障”实现吃穿、安全饮水、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及住房安全保障到位。三是精准管理上做到精准精细、零差错。加强部门工作对接,采取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加强对贫困人口比对管理,及时发现贫困户中不符合建档立卡识别条件的贫困户,履行规定程序,及时做好清退工作。

(四)部门联动,合力攻坚。在教育扶贫方面,加大教育各阶段学生资助力度,确保建档立卡家庭困难学生都能得到帮助。积极推进农村薄弱改造项目,改善校舍条件,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贫困乡村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打破贫困代际传递。在救助供养方面,改善救助供养服务,实施特困供养托底,截至三季度,全市特困供养对象46419人,累计支出供养资金13006.5万元;加大医疗救助资金投入,提高医疗救助标准,救助城乡医疗救助对象64188人次,累计支出医疗救助资金5073.34万元;完善临时救助制度,截至三季度,临时救助34779人次,支出1899.16万元。在转移就业方面,全市贫困劳动力已转移就业55889人,实现了贫困家庭中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至少有1人转移就业的目标。在社会保障方面,全面开展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工作,建立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数据库,实现应保尽保,“一站式”即时结算,全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对象23228人,低保对象223128人,困境儿童7714人全部参保。

(五)广泛参与,齐抓共管。下发了《关于建立帮扶工作队明确帮扶责任人的通知》,要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人民团体结合第一书记驻村任职工作,向单位第一书记派驻村派驻2-3人的驻村帮扶工作队,确保对全市600个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的全覆盖。目前,全市共有3个中直单位、35个省直单位、150个市直单位、595个县区单位积极参与定点扶贫工作,为促进我市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助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六)创新模式,重点攻坚。一是创新集中托养模式。去年以来,在上蔡县试点探索了以集中托养方式解决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脱贫问题的模式,达到了“托养一人,解脱一家,脱贫一户”的目的,得到了国家、省领导的高度评价。今年11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工作的意见》,要求到明年上半年全市所有乡镇实现贫困家庭重度残疾人集中托养中心全覆盖。二是创新健康扶贫模式。在平舆县探索建立了“互联网+分级诊疗”健康扶贫模式,两年来,通过创新完善“4321”医疗救助政策体系,全面履行“1+3”签约服务,保证了每名贫困患者都拥有县、乡、村三级各1名“家庭医生”,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医疗救助率达100%,达到了“脱贫攻坚,健康为先”“救治一人,脱贫一家”的目的。三是创新产业扶贫模式。正阳县积极探索了“1+1+N”(“1”是以贫困户精准脱贫为主线;“1”是以花生特色产业为主导;“N”是多措并举)的产业扶贫模式,2017年,正阳县花生种植面积达到172万亩,其中高油酸花生8万亩,仅此一项,可实现贫困户人均收入4000元以上。四是创新集体经济带贫模式。泌阳县以成立党群创业服务社为突破口,在354个行政村依托党群创业服务社建起了“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118个村实现了集体经济“零”突破,村级集体经济总量达到5290万元,村集体年纯收入突破1000万,带动3200户贫困对象发展产业38项,人均增收1200元,集体经济对该县脱贫攻坚的贡献率达67.9%以上。

三、存在问题

一是我市贫困人口数量大、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二是县区之间存在着不平衡,贫困县和非贫困县之间资金投入差距大、贫困村和非贫困村之间项目实施差距大;三是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存在等、靠、要思想;四是村集体经济薄弱,自我“造血”功能不强,助推贫困群众脱贫作用发挥不够;五是个别乡镇压力传导不够到位,极少数干部还存在应付思想和侥幸心理。

四、2018年工作打算

按照省、市脱贫攻坚规划,2018年全市的脱贫攻坚总体目标是:确保泌阳县、汝南县、正阳县3个省级贫困县摘帽,完成190个贫困村退出,实现10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完成确山县、驿城区851户、2518人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责任落实强保障。一是抓县区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切实夯实县区党政正职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和党委副书记、政府分管领导脱贫攻坚直接责任人职责,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工作,集中精力抓实抓牢、抓紧抓好。二是抓部门责任,跟踪部门主要负责人第一责任人和分管副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落实,确保行业政策落实到位、项目实施到位和帮扶责任到位。三是抓乡村责任,落实好乡镇党委政府、村“两委”的责任,确保精准扶贫措施在乡村两级不棚架、不走样。四是抓驻村帮扶责任,明确驻村第一书记是第一帮扶责任人,派出单位一把手是帮扶的第一责任人。五是督查巡查责任,明确9个市督查巡查组的巡查、督导、指导责任,落实与县区的同奖同责。

(二)抓政策落实强支撑。一是紧紧围绕提高“三度”,即群众的知晓度、认可度、满意度,全面排查行业部门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切实做到行业政策落实无盲点、无遗漏、无棚架、无变通。二是针对贫困户的到人到户低保、危房、教育、医疗、救助、保险等保障措施,查遗补缺,切实做到应享政策措施全覆盖;三是加大扶贫政策宣传力度,集中进行扶贫政策宣传攻坚,打好政策宣传组合拳,全面提高群众的知晓度、认可度、满意度

(三)抓精准帮扶促成效。一是继续实行市级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坚持以上率下,引领全市各级干部投身脱贫攻坚。二是抓好行业、部门的精准帮扶工作,进一步细化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搬迁扶贫、金融扶贫、社会扶贫等措施,保障工作的统筹推进。三是抓项目建设,特别是围绕190个拟脱贫村的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抓好“三通”及人居环境整治。四是抓内生动力,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充分调动扶贫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增强自我脱贫的信心。五是抓工作创新,在继续抓好上蔡县贫困残疾人集中托养、平舆县互联网+分级诊疗健康扶贫、泌阳县集体经济带贫、正阳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贫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更多、更新的精准脱贫举措。

(四)抓产业发展谋长远。围绕十大脱贫产业、九种带贫模式,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产业扶贫政策要求,按照贫困村产业发展规划,持续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涉农项目实施,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大力发展“四优四化”, 2018年重点培育一批产业扶贫示范村。同时,建议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持续加快产业发展促进产业扶贫的实施意见》,在功能定位、产业布局、模式推广、体系完善、政策保障等方面强化引导,加大力度,加快发展,大幅度提升产业扶贫成效。

(五)抓基层基础促脱贫。一是抓好村“两委”班子建设,把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提升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健全村“两委”工作制度,提升“两委”班子素质能力,持续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提高贫困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提高村“两委”领导村级脱贫的能力。二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组织贫困村党员设岗定责、结对帮扶贫困户、困难户,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村党组织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能力。三是加强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及服务设施建设,确保活动有场所,培训有阵地。年作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四个意识”,以过硬的作风推动各项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