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正阳县大力推进花生生产产业化进程取得累累硕果

投稿:正阳县人民政府  来源:时间:2017年07月13日

    作为全国花生种植第一大县、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冠军县,正阳花生种植产业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和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常年稳定在130万亩左右,占全县耕地面积的近60%,年产量35万吨以上,在河南乃至全国具有代表性、示范性。正阳的花生生产优势,受到国家、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2008年以来,该县承担农业部油料“321”高产创建项目,共落实高产创建面积7.7万亩。2009年以来,被列为省植物油生产倍增计划项目实施重点县,累计实施高产创建示范面积近13万亩,投入财政资金3700多万元。从去年开始实施的花生良种补贴项目,共为该县群众和企业发放大田用种和良种繁育补贴3100多万元。通过辐射带动,项目区周边30万亩花生同时推广了先进适用技术,平均亩增加效益170元,总增加经济效益5100万元,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使全县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今年全县花生生产在遭受前期干旱、后期部分田块积水的情况下,与去年相比仍增产2.5万吨。五年来,全省油料生产倍增计划现场会、夏花生种植现场会多次在正阳召开,省农科院院长马万杰等领导和专家亲临正阳指导,对正阳小花生做成大产业的做法也给予充分肯定。
    一、强化服务膨胀规模。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和市场要求,始终把花生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工作上做到三个保障:一是组织保障。强化政府的领导协调职能,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花生生产专业组,具体指导协调全县花生生产发展,积极推进花生生产产业化。二是投入保障。围绕花生品种繁育、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等,实行政策项目倾斜、财政专项扶持、花生大户自筹等多渠道融资办法,保障花生科研经费和基地示范建设投入。三是技术保障。建立正阳花生科学研究所和花生协会,协会目前已拥有会员16万人,95%以上为农民会员,还包括花生专业科研机构1家,加工、生产资料购销企业33家,国营农场2个,地方集体农场2个。花生生产属于高强度、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收获效率,该县组织自行研发生产的系列花生收获机、花生摘果机等,实现了花生播种、收获、脱果机械化。
    二、依靠科技提升品质。在产业化发展进程中,依靠科技进步,立足高起点推进,标准化实施,着力打造绿色环保、无公害品牌。近些年,围绕新品种选育、试验,优质、高产、安全、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推广和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广泛开展了与中国农科院油料研究所、河南省农科院等国内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的科技合作;积极整合本县农业科技资源,集育种、栽培、植保、土肥等为一体,广泛开展技术协作,整体提升正阳花生产业化生产水平。目前,该县花生生产基本实现品种良种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品种良种化。近年来,全县引进、选育花生新品种46个,从中筛选出适合正阳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抗新品种远杂9102、豫花14、驻花1号等当家品种;建立优质花生良种繁育基地6万亩,不仅保证了全县生产需要,还远销安徽、湖北、江苏等省市。生产标准化。依托县花生研究所和农业、质监等部门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省、市花生领域国际科技合作、科技攻关、星火计划等科技项目10多项;完成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课题23项,获得市级科技进步成果奖6项。在花生特色种植上,总结出了以起垄种植、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化学调控等先进集成的高产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模式。此外,还制定实施了正阳优质花生质量标准体系,该体系包括1个标准、8个技术规程,内容涵盖花生育种、繁种、配方施肥、地膜覆盖、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及收获、科学贮藏等花生生产关键性技术。 产品品牌化。积极实施品牌化战略,经过省政府认定,建立了两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县花生协会注册的“正花”牌花生,获河南省名牌产品称号;“正扬”、“柏林”牌花生产品已申报无公害品牌。正阳花生被确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